脱口秀大会第三季第三期,本来被看好的热门选手张博洋再次主动放弃比赛,用一个烂梗加上弃赛式演绎,以极低的票数离开了舞台。杨天真说他是不是佛,而是太在乎输赢,而且在这方面想得太多,所以影响了自己的发挥。身为同事的程璐王建国跟呼兰都认为杨天真说的很准,尤其是呼兰一针见血:(张博洋的)不在乎就是用来伪装自己太在乎。张博洋对于杨天真和罗永浩的批评,他做出了这样的回应:不接受,她又不是做脱口秀的专业导师。之后就说自己特别红了,要去指导杨天真当经纪人,指导汪苏泷唱歌,指导李诞辩论,指导罗永浩直播。简单的说,就是这些货就是有流量所以被公司请来表演的而已,外行人指导内行人都是放屁。张博洋这种优哉游哉跟不服不份,其实是他一直坚守的东西,不光是批评,夸他也不会接受。第二季脱口秀大会,于谦看完张博洋表演以后,表示对他非常喜欢,他觉得张博洋的舞台感和剧本的打磨都很棒,其他人表演相对生活化,而张博洋升华到了技巧的层次。张博洋听完以后的回答是:我觉得特别吓人,那些点评容易把我夸“死”,我觉得他夸得特别恐怖。这就是麻秆打狼两头怕,夸他呢就是捧杀,会把他夸死。批评他就是外行,爱咋咋地。《相声有新人》里面,郭德纲对金岩的点评也很相似,跟弓瑞这种后辈站同一个舞台上,怕输所以放不开,一脑门子官司发挥也就不好了。然后金岩陈溯在后台发表的感想跟张博洋基本一致。所谓召唤师(郭德纲)的反馈只是参考之一,我更看重观众对作品的反应,而且被人说三道四其实不那么好受。怕输,说难听点就是输不起的心态在任何领域的表现都是一样的,自己对自己的不足门儿清,对结果也有预判,但就怕被别人点破,那样会觉得自己受了双重羞辱。这种情绪反弹会表现为假装自己云淡风轻不在乎比赛,更看重作品或者服务观众,那些装大尾巴狼的随便怎么说,反正我们不接受。张博洋从第一次亮相脱口秀大会就看得出,他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比如从人体犁地机调整成固定打桩机,后来又改了回去。这一来一回折腾之后,他其实越来越不自信,还没开始比赛就觉得自己迟早都会被淘汰,所以于谦夸他的时候,他会觉得这是捧杀他,就是那种“你把我捧得那么高以后我怎么办”的心态,觉得于谦不给他留退路。最后对决阶段干脆主动退出,免得让比赛机制去淘汰自己,那就彻底没有了“体面”。同样面对于谦的点评,王建国跟呼兰其实都有点不服不份,说实话这些脱口秀演员那个不是心高气傲,笑果那批老演员没一个比池子软的。建国还直接跟于谦逗闷子,但建国非常有意思的是嘴皮子硬,但他会主动筛选意见,有用的他真的会听。比如于谦让他可以把新段子先去开放麦磨一磨,那样在媒体舞台上就会更熟练。建国就真的去试了一下,发现确实有效果,后来回到舞台就认真跟于谦交流。呼兰则是不回应也不听,于谦说他气口跟节奏不好,后来还因此跟郑钧怼上了。第二场于谦说呼兰气口变好了,听起来舒服多了,但呼兰下来后对镜头说自己不知道怎么调整的,可能是调整了一下吧。其实我作为外行听着差不多,呼兰真正调整的是脚本,成熟的脱口秀演员表演方式尤其是气口节奏不可能一场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强行调整只会想张博洋犁地机改打桩机一样节奏乱掉。呼兰其实并没有刻意调整气口,而是于谦自己习惯了呼兰的表演,用郑钧的话说就是“肠胃功能改善了”,所以于谦觉得呼兰的节奏“舒服多了”,这其实是一个双向接受的问题。所以建国跟呼兰这种应对比较好,要么半拒绝半接受,要么你说你的我演我的,但他们都会交出成绩单让你刮目相看。张博洋则是好赖话都不听,还每一句都要怼回去,而自己既在乎结果,但又要摆出主动离队的贤者姿态给自己留体面,一有挫折感就逃避,一逃避就如释重负。最关键的,他一直没让人看到什么进步,你可以说他表现稳定,也可以说他天花板跟地板离得太近,向上突破和向下突破都很难,关键他自己也没有那个心气儿。走不出舒适区的人,哪怕缩回小剧场也迟早被淘汰。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zp/7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