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打桩机 >> 打桩机前景 >> 地下车库优化设计导则
地库优化设计导则
目录第一部分序言篇.......................................................................................................................51总则.......................................................................................................................................51.1编制目的.......................................................................................................................51.2编制背景.......................................................................................................................51.3使用范围.......................................................................................................................51.4地库成本控制的关键要素...........................................................................................6第二部分建筑篇.......................................................................................................................72规划设计...............................................................................................................................72.1规划停车指标................................................................................................................72.2单车位指标限额...........................................................................................................82.3停车效率.......................................................................................................................92.4地库类型选择..............................................................................................................5地库外轮廓..................................................................................................................6地库出入口..................................................................................................................7场地竖向设计.............................................................................................................主体设计..............................................................................................................................1停车位与通车道...........................................................................................................2柱网及层高设计..........................................................................................................3防火与疏散设计..........................................................................................................4流线设计......................................................................................................................5设备用房布置..............................................................................................................6出地面风井..................................................................................................................7地库顶板.....................................................................................................................排水设计..............................................................................................................................1排水设计......................................................................................................................人防工程..............................................................................................................................1人防规划.......................................................................................................................2人防配置原则..............................................................................................................3口部.............................................................................................................................40第三部分结构篇.....................................................................................................................总则.....................................................................................................................................地库顶板选型.....................................................................................................................42
8楼面荷载取值.....................................................................................................................地下水位取值以及整体抗浮设计.....................................................................................基础设计...........................................................................................................................顶板设计...........................................................................................................................5多层地下室楼盖设计.......................................................................................................地下车库混凝土墙体设计...............................................................................................变形缝、后浇带、施工缝...............................................................................................人防部分...........................................................................................................................裂缝总则...........................................................................................................................51第四部分设备篇.....................................................................................................................总则...................................................................................................................................地下车库暖通设计............................................................................................................1设计规定.....................................................................................................................2采暖系统设计............................................................................................................3通风排烟系统...........................................................................................................地下车库给排水设计........................................................................................................1设计范围.....................................................................................................................2泵房设计.....................................................................................................................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4室内消火栓系统设计................................................................................................5地下汽车库灭火器及气体灭火系统设置................................................................6地下汽车库排水........................................................................................................7其他...........................................................................................................................地下车库电气设计............................................................................................................1设计规定.....................................................................................................................2配电间.........................................................................................................................3电信机房及有线电视机房设计.................................................................................4地下车库照明设计.....................................................................................................5火灾自动报警设计.....................................................................................................6安保系统设计............................................................................................................地下车库管线综合............................................................................................................1地下车库的主要管线.................................................................................................2管线综合设计基本原则............................................................................................3管线综合设计基本步骤............................................................................................4管线综合各类管线安装示例...................................................................................76
第一部分序言篇1总则总则部分主要针对本指引的编制目的、编制说明、编制背景、编制依据等方面进行适当描述。1.1编制目的为降低与控制我司新建项目的地下车库建造成本,同时提高其品质从而达到提升整体项目品质,特制订本指引,为我司其它部门了解地库设计品质与成本控制要点,更好地从营销、客服、物管等各方面共同确保公司产品品质。1.2编制背景地库面积约占楼盘总建筑面积的25%,地库成本约占楼盘总建设成本的30%。合理地控制成本就意味着利润的增加。地库的设计品质,正在成为消费者购买楼盘的重要参考因素。提升地下停车空间的品质就意味着提升整个楼盘的品质。本指引通过对地下车库各项设计要素的分析,系统梳理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成本优化设计指引,同时也兼顾品质的提高。1.3使用范围新建或拟建住宅、公建项目单层及多层地下车库设计全过程。公建项目地下车库在执行本指引时,由于自身的特点,可有适当弹性。1.4地库成本控制的关键要素控制项控制要点总图布置按下限确定住宅区地下停车指标;利用总平面中停车高、中效区;主楼间距尽量满足停车模数;
地库总建筑面积严格控制单车位面积指标;低多层住宅主楼少建(或不建)地下室;控制地库出入口的数量并优化布置;地库库内选择高效停车方式,避免单边停车;严格控制地下室的无效空间;争取人防面积最小化;优化并减少地下室设备用房的排布;地库单方建安成本确定合理场地标高;控制最小覆土厚度;解读项目条件,选择最优地库类型;解读产品定位,选择最优柱网形式、结构形式、层高;合理控制地库与地面建筑物的关系;降低地库外轮廓体形系数;优化防火分区和疏散口的布置;争取配建低等级、常规功能的人防;合理设置人防区的位置;合理组织顶板、底板排水;优化地下室建筑构造做法;景观专业成本控制;结构专业成本控制;设备专业成本控制;提升地库价值利用无效空间设置下沉庭院或采光通风井;地下车库面积最小化前提下争取无效空间可销售或赠送;利用地下剩余空间设置配套用房;
第二部分建筑篇2规划设计2.1规划停车指标2.1.1停车指标应按当地车位配建指标的下限计算。2.1.2争取地面停车比例最大化。(具体以当地规划部门要求为准)2.1.3在当地规划部门认可的前提下,微型车位、子母车位应折算规划停车指标。2.1.4当项目分为若干地块,个别地块布置单层地库无法满足车位规划指标时,应争取将地块之间车位进行整体平衡。2.1.5当规划未给定地库控制线时应尽量争取有利条件。2.1.6对于高档物业,原则上可不受以上1、2、3条款的限制,但需进行方案申报。2.2单车位指标限额地下汽车库组成部分单车位建筑面积无人防地下车库塔楼面积占总地库面积的比例bb1//10≤b1/6b≥1/6车库区+塔楼区+设备房33㎡/辆34㎡/辆35㎡/辆车库区+设备房28㎡/辆车库区27㎡/辆有人防地下车人防面积占总地库面积的比例cc1/41/4≤c1/31/3≤c1/21/2≤c3/4c≥3/4车库区+塔楼区+设备房36㎡/辆37㎡/辆38㎡/辆39㎡/辆40㎡/辆
2.3停车效率2.3.1为提高停车效率,前后楼栋宜平行或近似平行而不宜成大的夹角进行布置。若项目楼栋存在夹角,则夹角不能停车的区域宜尽量布置为设备用房或划为非机动车库。A.合理的布置B.不合理的布置图2.3.1-1前后楼栋布置图库车库区+设备房29㎡/辆30㎡/辆31㎡/辆32㎡/辆33㎡/辆车库区28㎡/辆29㎡/辆30㎡/辆31㎡/辆32㎡/辆备注1.本表适用于住宅楼下方的普通地库,不包括机械立体车库,复式车库、联排别墅私家车库等特殊地库。2.塔楼区:指上部建筑落入地下室的区域。3.设备房:指塔楼区域以外的水池水泵房、变配电房、发电机房、雨水收集房等不仅仅服务于地库的设备房。4.规划允许计算子母车位、微型车位时,子母、微型车位数量折算值(子母车位按1.5计算折算值,微型车位按地方要求取1.0或0.7)与总车位数量占比≥5%时,标注数值减1㎡/辆,不足5%时标注数值减0.5㎡/辆。5.高档产品配置地下车库(柱网设置8.3×8.3m)时,表中数值增加1㎡/辆。6.受特殊条件限制的,如塔楼与车道夹角≥30°、受地形限制、地方要求车道或车位尺寸要加大等可增加1㎡/辆。7.设置双层地下车库时,表中数值增加1㎡/辆。
2.3.1-2楼栋不平行布置时夹角范围处理2.3.2当地库与主楼地下室一体化设计时,前后楼栋间距应尽可能符合停车模数(停车模数为一组垂直式后退双排停车的尺寸:车位+车道+车位=5.3m+5.5m+5.3m=16.1m)。当不符合停车模数时,应利用主楼下开间停车或局部调整车位布置方式,尽可能提高停车效率。1)楼栋间距≤16.1米(适用于3、4层住宅)设置地库时的车位布置形式:a.当楼间距满足一组停车模数(16.1m)时,布置如下:2.3.2-13、4层住宅地库布置
b.当楼间距不足一组停车模数(16.1m)时,应利用主楼下开间停车,布置如下:2.3.2-23、4层住宅地库布置2)楼栋间距约18m-27m(适用于5、6层住宅)设置地库时的车位布置形式:2.3.2-3楼栋间距约18m-27m住宅地库布置
3)楼栋间距约27m-33m(适用于6-9层住宅)地库布置形式:a.当楼间距满足两组停车模数时,布置如下:2.3.2-4楼栋间距满足两组停车模数b.当楼间距不足两组停车模数时,应单侧或双侧利用主楼下开间停车,车位布置如下:2.3.2-5楼栋间距不足两组停车模数
3)高层(10层以10层以上)住宅,a.楼栋间距满足停车模数时,车位布置如下图:2.3.2-6高层住宅楼栋间距满足停车模数时地库b.当楼间距不足两组停车模数时,以规划最小间距40米为例,应单侧或双侧利用主楼下开间停车,车位布置如下:
2.3.2-7高层住宅楼栋间距40米时地库4)当地库局部无法采用以上车位布置方式时,也可采用下图所示布置方式,但以下方式停车效率不高,应尽量避免:2.3.2-8局部车位布置方式改变2.3.3地库与主楼分离设计,前后楼栋间距应满足停车模数与两者脱开间距之和。主楼与地库脱开间距计算方法如下:图2.3.3主楼与地库脱开间距计算(注:当主楼和地库打桩时取值0.4h,当主楼和地库不打桩时取值2h)主楼南北向与地库的临界间距为4.6米,东西向与地库的临界间距为3.1米。当主楼与地库间距小于临界距离时选择两者连为一体土建成本较低,反之选择脱开较低。
2.3.4楼栋组合单元的南北轮廓线宜尽量平整,避免局部外凸占用行车道而使行车不畅通,影响停车效率。图2.3.4楼栋单元外凸影响行车道2.3.5地库应优先布置在总平中停车效率高的范围,尽量避开停车效率低的范围。注:高效区:主楼基本平行且间距基本满足停车模数的区域中效区:主楼不平行但间距基本满足停车模数的区域低效区:小区边角等不规则区域及间距不满足停车模数的区域图2.3.5总平停车效率示意图
2.4地库类型选择2.4.1半地下车库与全地下车库1)类型选择车库类型选择次序选择原则备注半地下车库及顶板抬高的车库优先·符合当地规范部门不计容积率的要求。·确保小区出入口与市政道路能良好衔接。·结合场地原始地形标高,使挖方量与填方量最小。·结合勘报,场地抬高后确保地下室底板落在持力层上,避免产生地基处理费用。地库(包括主楼地下室)顶板与市政道路高差小于1.5米时,地库不计容,具体以当地规划要求为准全地下车库其次2)当为半地下车库时,宜设计为敞开式汽车库(车库外墙敞开面积大于四周外墙体总面积的25%,敞开区域均匀布置在外墙上且其长度不小于车库周长的50%)图2.4.1敞开式车库平面示意图备注:车库敞开区域至少应有两面墙是相对的2.4.2单层车库与双层车库1)类型选择
车库类型选择次序选择原则备注单层车库优先·在能满足规划停车指标的前提下优先选择单层车库。·若单层地库车位数满足规划要求有困难时,可考虑局部设计多层,但需与局部设计机械车位进行经济比较,选择经济性较好的方案。双层车库其次2)当单层地库不能满足规划停车指标要求,而需要设计为双层车库时,按成本控制原则,选择次序如下:图地库不同布置形式成本比较(成本结论:A<D<B<C)2.4.3单建式车库(车库与主楼地库脱开设计)或附建式车库(大底盘设计)1)类型选择车库类型选择次序选择原则备注附建式车库优先·高层建筑:优先选择附建式车库·多层建筑,以下情况采用单建式车库:1)主楼无建筑功能需要可以不设地下室时2)大底盘地库使多层建筑地下室层高增高而引起成本增加或地块人防面积的增加。3)主楼楼栋间距不符合停车模数,停车效率低(见图2.2.2-3)单建式车库其次2)车库与主楼采用脱开设计时,应尽量减少地库与主楼的连通口;连通口宜与主楼的核心筒相连,解决入户的同时可作为地库的安全出口,减少地面室外楼梯,降低对景观的影响。
图2.4.3-1主楼与地库北向相连,每单元一个连通口图2.4.3-2主楼与地库南向相连,每栋楼一个连通口图2.4.3-3当楼盘品质较高时,主楼与地库南北两侧均设连通口当高层住宅单元的2部疏散楼梯、电梯分别设置前室时,地下层应设置共用大堂,共用大堂通过连通口与地库连通。图2.4.3-4
2.5地库外轮廓2.5.1地库外轮廓线应尽量规整,尽量减小体形系数。2.5.2当车位能满足规划指标时,地库应避开地库周边的低、多层建筑(如底商、变配电房),可减小地库荷载,避免上部柱网对地库的停车效率的影响。图2.5.3地库避开周边低多层建筑2.6地库出入口2.6.1居住区地库坡道设置要求:停车规模(辆)规范要求设计最低要求备注出入口数量(个)车道数量(条)单坡道1条需满足当地交通评估的要求25~双坡道1条51~双坡道1条~单坡道2条~单坡道2条
~单坡道2条单坡道3条表2.6.1居住区地库坡道设置表2.6.2地库坡道宽度设计:类型规范规定最小宽度(m)设计宽度(m)备注直线坡道单行单车道:3.04.0双行双车道:5.56.0曲线坡道单行一般单车道:3.84.0最小内半径:ɑ≤90,r≥4m90ɑ,r≥5mɑ≥,r≥6m双行双车道:7.07.0表2.6.2出入口(坡道)宽度表图2.6.2坡道转弯半径
2.6.3地库出入口在总图中的优先次序a、结合小区出入口设置图ab、设置在小区出入口附近,为减少汽车出入对小区环境造成的影响,距离小区出入口不宜超过40米。图bc、当坡道必须结合住宅设置时,优先与山墙平行设置,其次平行靠近住宅的北面外墙布置,尽量避免平行靠近住宅的南面外墙布置。(图c、图d)
图c图d2.6.4为减少坡道面积,应优先采用直线坡道+曲线缓坡;在场地受限的情况下可酌情采用弧形坡道。
图2.6.4-1常用坡道形式例:坡道长度计算。平层停车地库层高按3.3m,覆土厚度1.5m,反坡高度按0.1计算:直行坡道(坡度15%)采用直线缓坡(坡度7.5%)时长度为36.3m,采用曲线缓坡(曲线半径20m)时长度为35.7m;常规弧形坡道因弧线段的坡道为12%,按一个弯道弧长10m为例,坡道整体长度比采用直线坡道时长约2m。图2.6.4-2直线坡道长度计算2.6.5地库出入口应与住户适当距离并进行适当景观隔离以减弱对临近住户居住环境的影响。2.6.6地库出入口优先设置在场地标高较低处,可减少坡道长度。
2.7场地竖向设计2.7.1小区内部场地标高有条件应尽量上抬。(上抬的同时需考虑的限制因素见2.3.1)图2.7.1小区竖向标高示意图2.7.2覆土厚度应满足当地规划要求及管线埋设要求的下限。(管线埋设要求的下限通常为1.2米)2.7.3当场地在一定方向接近相同的坡度(5%以内)时,底板与顶板宜顺应地形做成相同坡度的斜板,以降低顶板平均覆土厚度。当场地高差坡度大于5%时,地库可设计成台地式。图2.7.3-1斜坡式地库图2.7.3-2台地式地库2.7.4刚需楼盘应以成本控制为主,地库顶板不宜景观堆坡。当景观需局部堆坡时,应采用轻质土回填。
3主体设计3.1停车位与通车道3.1.1原则上禁止斜列式或平行式停车。3.1.2应尽量减少竖向通道数量,边缘应尽量采用尽端式布置,尽端车道的长度不应超过60米。图3.1.2尽端式车道3.1.3地库内主要行车道应平行或近似平行于地库长边布置。图车道沿地库短边布置图车道沿地库长边布置图3.1.3行车道的布置
3.2柱网及层高设计3.2.1平层车库柱网与层高设计表3.2.1-1柱网及层高结构形式柱网形式梁板式无梁楼盖柱网尺寸层高柱网尺寸层高小柱网X(车道柱网)3X(车道柱网)长短跨柱网X(车道柱网)大柱网X83X表3.2.1-2层高计算
结构形式层高梁高(板厚)设备高度备注梁板式大柱网长短跨长跨:短跨车位:短跨车道:风管在短跨车位上空布置,长跨梁遇风管上翻小柱网3无梁楼盖大柱网风管下布置补偿喷淋小柱网备注:车库净高图3.2.1-1梁板式结构大柱网、大小跨柱网地库层高及管线布置示意图
图3.2.1-2梁板式结构小柱网,无梁楼盖地库层高及管线布置示意图3.2.2机械车库柱网与层高结构形式柱网形式梁板式无梁楼盖柱网尺寸层高柱网尺寸层高小柱网X(车道柱网)X(车道柱网)长短跨柱网X(车道柱网)X(车道柱网)大柱网X8备注:机械设备净高
表3.2.2-2层高计算结构形式层高梁高(板厚)设备高度备注梁板式大柱网梁高长短跨板厚小柱网板厚无梁楼盖长短跨小柱网备注:双层机械车位设备净高要求
3.2.3当地库层高满足设备房净高要求有困难时,即使为多层地库,也应禁止设备房两层通高,可考虑局部底板下沉,并符合规范要求。图3.2.3地库局部下沉满足设备房净高3.3防火与疏散设计3.3.1防火分区面积应用足规范规定的防火分区面积上限,减少防火分区的数量。一般而言,当N=S/或N=S/+1时,可判定自走式汽车库防火分区数量基本合理。当N=S/2或N=S/2+1时,可判定机械式汽车库防火分区数量基本合理。(当防护单元与防火分区相结合时需结合具体项目确定)N:汽车库防火分区数量S:汽车库面积3.3.2防火分区轮廓宜尽量平直方正,防火分区的分隔墙长边应沿主要行车道方向布置、短边垂直向车道布置,以减少防火墙的长度与防火卷帘的数量。图3.3.2防火分区分隔墙与防火卷帘布置
3.3.3应尽量利用主楼楼梯作为人员疏散楼梯,当数量不足或疏散距离超出规范要求时,可设置出地面的疏散楼梯,相邻防火分区宜共用(需与当地审图部门沟通)。图3.3.3地库疏散出口布置3.3.4双层地下车库上、下层防火分区的排风机房应对齐,以减少出地面送排风井的数量,进而减低对小区环境的影响。3.4流线设计3.4.1车行出入口宜正对主要车行道而不通过转弯进入主要车行道,当必须转弯进入主要行车道时,坡道与行车道之间宜留有转弯空间。坡道正对主要行车道坡道转弯进入行车道
图3.4.1坡道与主要行车道的关系3.4.2地下车库设计时应考虑行车转弯视线,避免转弯处有障碍物遮挡。如防火分区隔墙应退让行车转弯处,影响行车视线的隔墙应改为卷帘;设备房及楼电梯间的设置应退让行车道转弯处。图3.4.2行车道转弯处应视线通透3.4.3当为双层车库时,层间坡道宜临近负一层坡道出入口处,减小对通过层的影响,设置方式如下图:图3.4.3-1坡道上下叠加设置
图3.5.3-2下负二层坡道与负一层坡道邻近设置图3.4.3-3坡道直接从地面下负一层和负二层3.4.4机械车库存在前后列停车时,如验收时机械设备可不到位,则疏散口、设备用房等应避开转换为平层车库的车道设置,兼顾转换的可实施性及停车效率。图3.4.4机械车库转换平层车库
3.4.5应控制地库与主楼的高差,地库与地下大堂(或电梯厅)采用缓坡与地下大堂连通。3.5设备用房布置3.5.1车库内设备用房宜设置在不影响停车的灰色空间。图3.6.1-1利用坡道下方及周边不规整区域设置设备用房图3.6.1-2利用主楼下方及周边不规整区域设置设备用房
3.5.2小区变配电房,在当地供电部门同意的前提下,优先考虑设于地下车库内。当地下室为双层地库时,变配电房应设置在地下一层;当地下室为单层地库时,变配电房的地面应在地库地面标高基础上抬高,具体要求征询当地供电部门。图3.6.2变配电房底板、顶板抬高处理方式3.5.3消控室设于地下车库(地下一层)时,需经当地消防部门同意,且疏散门应直通室外或安全疏散楼梯(尽量与主楼的楼梯间合用)。3.5.4消防泵房设于地下车库时,疏散门应直通室外或安全疏散楼梯(尽量与主楼的楼梯间合用)。3.5.5设备用房应按规范和当地规定的最小尺寸进行布置,不可随意放大。1)风机房的合理尺寸:
2)10kv地下中压开关站、地下公变配电室常用规模及建筑面积参考表:序号规模建筑面积长(m)宽(m)面积(m2)10kv地下开关站1二进十出三进十二出kv地下开关站(带变压器)1二进十出2XkvA,2XKvA.kv地下公变配电室12XkvA,2XKvA15814XkvA,4XKvA注:具体尺寸还需与当地供电部门确认,所标注尺寸为净尺寸。10Kv地下专变配电室常用规模及建筑面积参考表:序号规模建筑面积长(m)宽(m)面积(m2)12X()KvAX(,)KvAX(,1,)KvAX(,,1,)KvA)消防泵房(水池)、生活泵房(水池)应根据水专业计算确定。
3.6出地面风井3.6.1排风井的排风口应距地2.5米,当其距离人员活动场所10米(或未正对人员活动场所时)可不受此限。为将排风井对景观的影响减至最小,设置方式如下:1)排风井可考虑贴除卫生间外其它处均未设门窗的山墙布置或与出地面的疏散楼梯、坡道等结合设置。图3.6.1-1出地面风井布置(一)2)排风井结合景观构筑物设计。3)排风井范围景观堆坡,植物遮挡,弱化对景观的影响。图3.6.1-2出地面风井布置(二)
3.7地库顶板3.7.1为降低顶板荷载,室外消防车道和消防登高场地应尽量避开地库顶板范围布置;若必须布置在顶板上,应根据地库柱网微调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场地,减少地库顶板上考虑消防车荷载的跨数。通常消防车道只应占据一跨柱网,消防登高面只应占据两跨地库柱网(车道转弯处除外)。图3.7.1消防登高场地与地库顶板梁跨对应3.7.2顶板若设计上翻梁时,应在一个方向设计,且上翻梁宜同排水方向布置;否则需在梁上合适位置预留Φ50的过水洞,洞底标高同板面,梁上翻高度至少≥。(下图所示,优先选择图a)图a梁方向与排水方向相同图b梁方向与排水方向垂直图3.7.2地库顶板反梁及预留孔
4排水设计4.1排水设计4.1.1地库每个防火分区内两端隐蔽位置布置集水坑,每个防火分区内一般布置2个。不设截水沟。在集水坑周边1.0m范围内找坡,坡度为1%。当为双层车库时,集水坑设置于地下二层,地下一层采用地漏排至地下二层集水坑。图4.1.1地库排水示意图4.1.2坡道出入口处应设置不小于出入口和坡道宽度的截水沟和耐轮压沟盖板。出入口的坡道外端应设置防水反坡。通往地下的坡道低端应设置截水沟;图4.1.2坡道截水沟设置
4.1.3地库顶板常用排水形式:1)找坡+卵石(碎石)疏水层适用项目:单建式地库,地库顶板沿排水找坡方向距离较小,雨水可直接排入顶板周边绿地图4.1.3-2地库顶板找坡+疏水层排水2)找坡+盲沟或盲管+卵石(碎石)疏水层适用项目:大底盘地库顶板,地库顶板直接找坡排水至顶板周边时距离过长而导致找坡层太厚、顶板荷载太大。盲管排水的造价低于盲沟排水。图4.1.3-2地库顶板找坡+盲沟、盲管排水
3)排水板排水适用项目:所有地库,但造价较高。当地库顶板排水要求较高时,可采用排水板与盲沟结合的排水方式。5人防工程5.1人防规划5.1.1自建人防工程时,应依据当地人防主管部门规定,争取配建低等级、常规功能人防。人防战时功能优先选择顺序为:6级物资库、6级二等人员掩蔽所、5级专业队队员掩蔽所、6级医疗救护站、5级专业队装备掩蔽所。物资库二等人员掩蔽部救护站专业队装备部二等人员掩蔽部抗力级别核6、常6核6、常6核6、常6核5、常5核5、常5核5、常5单元面积m0m21m2m2m0m2净高需求2.2m2.2m2.6m2.2m3.0m2.2m与普通地库差价元/m2元/m2元/m2元/m2元/m2元/m2占用车位布置位置主楼区主楼区单建区主楼区单建区主楼区表5.1.2各级人防要求与差别5.1.2当项目分期实施时,在当地人防政策允许的前提下,人防区域应后置,降低前期成本投入。5.1.3对于人防的缴费和配建政策进行经济测算,并与民防局沟通,争取按最优化的方案办理人防批文。
5.2人防配置原则5.2.1人防车位无法销售时,人防布点的优先次序为:a、按区域考虑,停车位不能销售的商业区地下室(或商业配套车位区)、高层区地下室、多层区地下室;b、地库有单建式和附建式,优先考虑附建式;c、按位置考虑,主楼地下非机动车库、机械停车区、地库偏远区域、车位品质和售价较低区域;d、双层或多层地下车库时,优先布置在最底层。5.2.2防护单元的划分,应与防火分区结合,并用足人防规范规定的防护单元建筑面积的上限。人防与非人防的分界形成的临空墙,应尽量设置为最短,以节省结构造价。5.2.3当双层地下车库的上下层均配建人防时,应将人防单元布置在上下层相同位置,不仅可以减少顶板荷载,而且下层人防可以不划分防护单元,减少防护单元隔墙及人防大门数量,但需结合车位可售货值综合分析。图5.2.3人防单元上下层对应布置
5.3口部5.3.1人防布置考虑地库防火分区,消防疏散口尽量与人防出入口结合,减少地面人行出口数量。5.3.2人防主要出口应尽量利用汽车库坡道、自行车库坡道,当利用汽车库坡道时,两防护分区出入口可合用一个汽车库坡道,按两出入口总宽度计算疏散宽度。5.3.3人防主要出口的室外出入口通道的出地面段(无防护顶盖段)尽量布置在房屋防塌范围(砌体结构为0.5倍高度,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为5.0m)之外,否则应按防倒塌棚架设计。5.3.4相邻防护单元尽量共用主要出入口,人防口部尽量不占用车位,不影响停车,尽量利用楼座下方与不便于停车的空间。5.3.5次要出入口应利用平时疏散楼梯作为战时次要疏散口,口部防消空间应尽量利用高层住宅地下室,避免地下空间浪费。
第三部分结构篇6总则6.1编制依据:6.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07-.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09-.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10-(年版)6.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11-(年版)6.1.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1.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8-86.1.7《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3-86.1.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86.1.9《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6.1.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86.1.11浩创限额设计指标管理标准HCDC-BZH---xe6.2地下车库结构设计应综合考虑上部恒活荷载、岩土侧压力、地下水、地震作用、人防荷载等组合作用,需满足整体抗浮、抗倾覆的要求;地下室施工阶段尚需明确地下水位的控制要求,保证施工过程中地下室的整体抗浮。6.3地下车库结构布置形式应根据地区性差异、跨度和荷载情况决定采用合适的结构形式,满足经济性要求,降低层高和满足经济配筋率。6.4地库结构设计应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进行精细计算,不得随意放大计算参数及计算结果;施工图绘制应与计算结果保持一致,不得随意放大或改变设计条件。必要时,应进行多方案比较,以便确定经济合理的结构方案。
6.5地下车库优先采用矩形柱网结构,柱截面的选取按照轴压比控制。柱截面宽度宜选用mm~mm;单层地下室,柱截面宜优先选取mmxmm。柱截面需增加时,应尽量顺车位方向增加,避免影响开间跨度和车道宽度。6.6地下室变形缝尽可能少设、避免渗漏。对超长地下室,需要采取设计、施工等技术措施以避免产生过多的开裂情况,必要情况下应进行专题研究。6.7地下工程迎水面主体结构应采用防水混凝土。混凝土抗渗等级P6(水头H<10m)、P8(水头10≤H<20m)。满足抗渗等级的混凝土不得额外添加微膨胀剂、防水剂及纤维。6.8地下室周边回填土应采用级配砂石、砂土、灰土,并要求分层夯实,避免建筑垃圾杂乱堆填。6.9一侧挡土、一侧敞开的半地下室,当其进深较小时(如长条形的商铺、小体量的别墅等),设计需要复核其整体抗倾覆、抗滑移稳定性。主体结构计算分析时尚应考虑单侧土压力对结构的侧向推力。在地形地质复杂的地区,宜在地下车库外围设计独立支护结构。6.10地下室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般采用C30。6.11地库顶板优先采用结构找坡方式。7地库顶板选型7.1地下室顶板结构形式:地下室顶板结构形式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经济比较后选用,一般优先采用框架梁+(加腋)大板楼盖形式或无梁楼盖形式。7.2地下室中间层板非人防的宜采用单向次梁结构形式,板厚~mm;人防板优先采用框架梁+(加腋)大板结构形式或无梁楼盖形式。7.3计算梁板结构时可考虑梁板协同作用。7.4主楼地下室顶板一般较厚(非嵌固mm、嵌固mm),板跨不大时尽量充分发挥板的承载力,不设次梁。7.5当采用其它形式的顶板时,应有成本数据比较。
8楼面荷载取值8.1要求荷载取值准确,计算范围明确,严禁随意增大或减小。特殊荷载要提出意见与甲方协商。8.2地下车库顶板覆土容重取值:18kN/m3。抗浮验算时,覆土自重取16kN/m3,素混凝土面层(捣实)自重取24kN/m3,湿粘土(压实)自重取20kN/m3。8.3地下车库顶板设备管道吊顶荷载取值:0.5kN/m2。8.4主楼区域顶板一般需考虑施工堆载要求,活荷载取值不大于5kN/m2,局部堆载较大时应考虑采用临时支撑体系加固。8.5地下车库顶板覆土区域为景观绿化等非消防荷载布置区域时,活荷载宜取值4kN/m2。8.6消防车活荷载应在建筑总图消防车道设置范围内布置,消防车活荷载应按不同板跨查表取值,并考虑覆土厚度影响。消防车轮压在覆土中的扩散角可取35°,在混凝土面层中的扩散角可取45°,偏于安全消防车轮压扩散角可一致取35°,折算覆土厚度取实际覆土厚度进行计算,且区分板、次梁、主梁框架分别计算,具体详《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09-)。8.7常见设备用房活荷载(仅供参考):8.7.1电梯机房、通风机房、空调机房:7kN/m2;8.7.2制冷机房、锅炉房:8kN/m2;8.7.3水泵房、变配电间、发电机房、地源热泵机房:10kN/m2;8.7.4垃圾站、消防及安保控制室、电信机房、有线电视机房、净水机房、雨水回收机房:5kN/m2;8.7.5通讯中心机房底边的等效活荷载大于5kN/m2,通讯中心机房安放电池组的部位,应根据具体项目的工艺设计(当地电信公司)提资做局部加强;8.7.6有线电视接入机房地面等效均布活荷载不应小于6kN/m2。8.8地下室顶板上园林构筑物、局部堆高覆土应根据园林下发条件图具体计算,不可满布加大荷载。8.9顶板板内力计算,当有消防车或人防荷载组合时,应按塑性计算。
9地下水位取值以及整体抗浮设计9.1抗浮设计仅需考虑潜水以及承压水,上层滞水不考虑其浮力效应。9.2抗浮设防水位是场地水位应从较大范围的整个场地来考虑,而不应以某个单独建筑来考虑。当场地变标高时,抗浮水位应分区确定。9.3抗浮设防水位不计承压水影响时,具体取值依据:a)地质资料提供的工程场地抗浮设防水位以及场地相关水文资料;b)工程场地周边市政道路标高;c)拟建工程园区内道路设计标高。9.4项目设计前期项目设计管理部应依据土层情况、底板埋深、当地经验取值以及周边道路情况综合考量,主动与当地勘察、图审部门充分沟通,尽量降低抗浮设防水位,原则上做到地下车库不需要布置抗拔锚杆或抗拔桩;但当项目所在地区有丰富的水文资料并有明确的抗浮水位经验取值时,可按当地经验取值。9.5设计前期对地质勘探的任务书中,建议补充提供常年水位值等作为上述判断依据的水文地质资料的要求。9.6抗浮压重计算时,顶板上覆土抗浮水位以上部分容重按16KN/m,水位以下部分容重按18KN/m计算。9.7抗浮计算时当抗浮荷载略小于水浮力时(或整个地下室满足抗浮要求,仅局部抗浮不足时),可考虑采用略增加压重的方法来满足抗浮要求(如略增加顶板或底板厚度,略增加顶板覆土厚度,底板略下沉增加覆土等);当抗浮荷载与水浮力相差过大时,宜考虑采用抗浮桩(锚杆)方案。9.8抗浮荷载计算时,应考虑底板柱墩凸出底板那部分的压重;外墙处还须考虑挑边的土压重。9.9当采用桩基础的,桩基础应满足抗压和抗浮两种工况,不宜另外设置抗浮桩(锚杆);当采用天然地基基础的,根据经济比选结果采用抗拔桩或锚杆抗浮,并均匀布置。9.10当设置抗浮桩时,一般根据柱墩大小预估柱下最佳桩(锚杆)数(不增加承台尺寸为佳),原则上做到标准跨或大面积的柱下的布桩(锚杆)能基本用足单桩(锚杆)抗拔特征值。
10基础设计10.1浅部地基承载力不小于上部荷载及基础自重产生的竖向压力值,同时不会出现影响使用及安全的沉降变形值时,可以考虑采用浅基础。10.2如浅层地基土不能满足直接承受上部荷载的要求或为湿陷性黄土时,可考虑采取人工处理手段,对浅层地基土进行换填或加固处理,使其满足承载力要求。10.3当地基上部存在较厚软弱层,无法通过地基处理进行加固或者上部结构对沉降要求较高时,适合采用深基础。10.4地下车库基础根据浅层地基承载力情况,优先采用独立基础+防水底板或带柱墩的平板式筏形基础,原则上应避免采用梁板式筏形基础。基础柱墩主要按冲切要求控制,其大小及厚度应注意与柱网及底板厚度相协调(矩形柱网时尽量做成相似矩形,不要统一做成方形,除按冲切控制最小尺寸外,大小也要跟着柱网变化而变化),一般不设基础梁或者拉梁,也不应设置暗梁。10.5地下车库基础采用独立基础+防水板形式时,防水板厚度原则上不得超过mm,独基与防水板之间直坡连接。地下车库防水板不分担柱底反力,但当沉降后浇带无法设置在与高层建筑相邻地下车库第一跨内以内时,沉降后浇带与主楼之间的防水底板应采取可靠加强措施。10.6当承载力及沉降满足设计要求时,地下车库挡土外墙处底板外挑长度不宜大于mm;对于抗浮设防水位较低的地区,底板外侧与外墙做平。10.7底板顶面可按室内环境考虑,除水池、水泵房等潮湿区域按二a类外,其余按一类环境;底板底面取为二a类或二b类(寒冷地区),临近海洋或地下水存在酸性的环境需专门确定。强度计算时按抗浮设防水位取值,裂缝计算时按常年水位取值,常年水位未提供时,可按抗浮设防水位乘以0.7的折减系数。10.8当平板式底板由于大范围高差或者较大孔洞的存在,导致底板受力不连续时,可以考虑局部梁板式与平板式相结合的方式,对不连续部位采用地梁加强,简化底板受力。10.9基础设计时考虑人防荷载组合时,应考虑材料系数影响,一般当水浮力较大时往往由平时荷载组合控制,底板配筋最小配筋率应按0.15%控制。
11顶板设计11.1上部结构均为多层建筑时,主楼范围内首层楼板板厚取mm,地下车库宜采用框架梁+(加腋)大板楼盖形式。11.2地下车库柱网布置时,尽可能减小楼盖边跨跨度,避免由于边界约束不足导致内支座弯矩过大。11.3楼板计算时,地下室外墙可作为固支边考虑。人防顶板在战时荷载组合作用下可按塑性理论计算,弯矩比值支座:跨中可取1.8。11.4梁板结构设计应注意:11.4.1地下车库如柱网局部偏移轴线,宜采用柱与柱之间斜向拉梁的布置方式,尽量避免大跨主梁支承在垂直向梁上的情况。11.4.2地下车库大跨主梁支承在主楼墙柱上时,宜对截面较小的柱或墙肢加大截面,以满足受力及梁筋锚固要求。11.4.3对净高要求较高的框架主梁(风管通过处)宜采用竖向加腋变截面梁,增加净高,加腋尺寸宜按≤1:3控制。11.4.4当车库净高要求无法满足要求时,框架梁可以上翻,但宜仅单向上翻。11.5配筋原则应注意:11.5.1关于配筋方式,总的原则:控制通长钢筋的配筋率,特别是板面钢筋,一般均按构造配筋率控制,并与板厚相协调(必要时可以调整板厚),不足部分加短钢筋,个别板块可以原位标注等等。11.5.2板顶采用部分通长筋加附加短筋的形式,通长钢筋用量应接近最小配筋率要求,根据板的配筋包络图确定附加钢筋的用量和长度。11.5.3主楼内层高有一定余量,根据跨度及荷载选择梁断面时:梁宽能控制在以内的,尽量控制到≤,能加梁高的,可优先增加梁高,以减少箍筋用量。在纵筋配筋率合理的情况下,梁腹板高度hw能控制在以内的,尽可能控制到<,以减少梁腰筋。11.5.4对跨度或荷载较大的梁,结合通风专业风管图,可利用设备层无风管处的空间来增加梁高,达到控制梁配筋率的目的;一般控制梁跨中纵筋配筋率0.8~1.5%,梁支座配筋率1.0~1.7%。
11.5.5主楼外地库宽的框架梁,局部箍筋3肢箍能满足要求的,配置3肢箍;间距尽量细化(、、、等),以减少大面积的箍筋配筋。11.5.6梁箍筋处主梁按抗震要求加密外,局部梁段当按通长箍筋配置不足时宜采取分段加密,避免全长加密;主梁支承次梁处,优先采用附加箍筋;附加吊筋宜根据受力大小分批归并,避免大面积采用最大配筋,吊筋的角度建议按平法图集构造执行。11.5.7梁上部拉通筋避免选择较大规格的钢筋,当满足框架梁上下截面配筋比值时,上部筋能采用架立筋时尽量采用小直径架立筋。11.5.8梁裂缝宽度计算时须考虑柱支座刚域的影响。11.5.9梁设计应根据规范考虑相应的荷载折减系数,并按T型梁计算配筋。。11.5.10梁下部钢筋较多时,在满足计算及构造要求的情况下,部分钢筋可不伸入支座,可在距离柱边0.1倍净跨处截断(见16G-1图集)。12多层地下室楼盖设计12.1多层地下室楼盖基本同上部楼层楼盖,一般采用梁板式或无梁平板式,采用梁板式楼盖时次梁间距不宜过密,板块宜在3~4.5m。12.2次梁截面宽度不宜取大。宜结合管线走向布置,宜单向布置次梁控制楼层净高。12.3当采用无梁楼盖时,一般可采用单阶平托板的柱帽形式。无梁楼盖较适合用于主跨规整。荷载均与布置的区域;但当平面不规则时,建议采取局部加梁相结合的方式简化无梁楼盖受力。13地下车库混凝土墙体设计13.1地下车库混凝土墙体(剪力墙除外)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般采用C30;当较高强度等级的塔楼上部墙柱与地下室墙体相连时,计算复核后,宜采用与地下室墙体相同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13.2地下车库外墙一般采用弹性方法计算墙体内力,对于人防荷载组合控制的墙体,可对两端支承中约束较强的一端采取弹性调幅(调幅系数可取0.8~1.0)。13.3多层地下室的外墙一般简化为沿竖向的连续板进行计算。13.4对于顶部无梁板相连的悬臂外墙,必须确保底部有足够的约束能力且优先由足够厚度底板提供,当大范围底板厚度偏小时,可以采取局部加大底板厚度、底板外伸或者墙向底板下延伸(一般限于底板下土层较好时)的措施满足约束要求。13.5计算地下车库外墙时,一般室外活荷载可取10kN/m2(包括可能停放消防车的室外地面)。有特殊较重荷载时,按实际情况确定。13.6地下车库外墙配筋计算时,地下水水位参照底板设计取值,强度计算时按抗浮设防水位取值,裂缝计算时按常年水位取值,常年水位未提供时,可按抗浮设防水位乘以0.7的折减系数。对于水池侧墙等水位基本恒定的情况,则按设计最高水位考虑取值,并作为永久荷载考虑。13.7静止土压力系数一般取0.5,当基坑围护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排桩或连续墙时,土侧压力可乘以0.66的折减系数;当相邻地下室外墙相隔距离在2m以内时,外墙所承受的土压力可参照基坑围护采用连续墙的情况折减。13.8当地下室之间仅相隔沉降缝时,两侧外墙可不计土压力,只考虑水压力作用,但缝内仍应采用粗砂灌填等填充措施。13.9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10-(年版))规定,当对地下室墙体采取可靠的建筑防水做法或防护措施时,与土层接触一侧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25mm。地下车库外墙钢筋保护层厚度的选取:对于二a、二b类环境,墙体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最小可取为25mm;当地下水、土对钢筋存在中等或以上腐蚀性时,建议最小保护层厚度取为30mm。如果当地对保护层厚度有特殊要求,可按当地要求取值;当保护层厚度大于30mm时,应取保护层厚度30mm验算裂缝宽度。13.10地下车库外墙迎土面最大裂缝按0.2mm控制,背土面一般可按一类环境取为0.3mm。13.11地下车库外墙底部外纵筋与底板边支座钢筋要满足弯矩平衡的要求,并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
13.12地下车库混凝土墙体顶面或中间楼层一般不设暗梁,仅沿纵向在楼面标高处设置通长构造钢筋。13.13外墙竖向配筋应采用长短筋配合形式,附加钢筋长度应根据配筋包络图合理确定。
14变形缝、后浇带、施工缝14.1变形缝14.1.1除连通口外,地下车库不应设置永久性变形缝。14.2后浇带14.2.1计算沉降差异较大的部位,可设置沉降后浇带,待沉降较大的区域完成部分沉降后封闭,以减小不均匀沉降的不利影响。14.2.2后浇带应避开承台、集水井、电梯井、人防门洞等构造复杂的部位,并尽量少穿越混凝土墙。14.3施工缝14.3.1具备二次施工条件时,坡道、连通口与地下车库主体之间留施工缝。15人防部分15.1应根据覆土厚度及板跨的不同取用人防荷载,板跨较大时,根据覆土情况人防荷载可相对减小些。15.2注意有主楼时外墙考虑上部结构的超压影响。15.3板配筋均采用通长筋+附加筋,一般控制顶板、底板砼等级不高于C35。15.4对不同荷载取值、不同边界条件的人防口部分类进行计算,分别配筋,避免统一按计算值大的配筋。15.5按人防规范4.11.3条控制最小墙厚,墙厚在满足规范要求和计算配筋合理的前提下,尽量取小值,以达到更好的经济效果。15.6对人防区主要出入口和非主要出入口不同的要求加以区别,如次要出入口的楼梯、坡道应不考虑人防荷载。
16裂缝总则16.1迎土面,构件最大裂缝宽度取0.20mm;对室内部分,构件最大裂缝宽度取0.30mm。16.2裂缝宽度验算应注意:16.2.1计算顶板梁支座和板支座裂缝时,应取支座边缘处弯矩。16.2.2应按压弯构件计算地下室外墙裂缝宽度。16.2.3验算顶板裂缝宽度时不考虑消防车荷载作用。16.2.4当构件钢筋保护层厚度大于30mm时,计算裂缝宽度时取30mm。16.2.5当计算裂缝宽度超限时,优先调整钢筋直径与根数,不应盲目增加钢筋用量或者增大截面尺寸。
第四部分设备篇17总则17.1为方便公司项目管理人员和建筑设计院对公司地下车库项目的控制,提高地库设计统一性,降低成本,特制订本导则。17.2本设计指引适用于新建或拟建住宅或公建项目单层及或多层地下车库。本设计指引包含地下车库暖通、给排水和电气部分设计。17.3为减少机电专业管线碰撞问题,在水电专业图纸中,必须将暖通风管做为底图一部分。17.4设备各专业图纸在出图前,必须结合建筑、结构、水、电、暖各专业做叠图校核和管线综合工作。17.5本设计指引针对常规情况编制,当各地对某些方面有特殊规定时,依照当地规定执行。18地下车库暖通设计18.1设计规定18.1.1地下车库暖通设计,主要包括地下车库采暖系统设计、通风排烟设计、设备用房送排风设计等内容。18.2采暖系统设计18.2.1热交换站的位置宜设置在车库内不能停车的灰色空间,不应设置于住宅地下室(考虑噪声对住户的影响),且与住宅地下室外轮廓线净距不得小于一个柱跨(有条件时不小于15m)。18.2.2车库内一次热力管网应设计或明确表示出管线位置、管径、标高。
18.2.3二次管网采用支状布置,架空管道优先采用自然补偿方式,若自然补偿确有困难需设补偿器,采用波纹补偿器,同时设置相应的固定支架。18.2.4地库采暖管道保温材料采用B1级橡塑管壳保温,保温厚度:DN≤DN32时;保温厚度为32mm;40≤DN≤DN70时;保温厚度为36mm;80≤DN≤DN时;保温厚度为40mm;DN时,保温厚度为45mm。18.2.5供热管网管材要求:管径≤DN40为热镀锌焊接钢管,DN50≤管径≤DN为无缝钢管;DN管径为螺旋焊接钢管;热镀锌钢管采用螺纹连接,无缝钢管及螺旋焊接钢管均采用焊接连接。具体规格如下表:18.2.6供热管网阀门:DN≤50采用铜球阀,DN≥70采用全焊接球阀公称直径(mm)外径x壁厚公称直径(mm)外径x壁厚DN6.9×2.8DN108×5DN.7×3.2DN133×5DN.4×3.5DN19×6DN8.3×3.5DN219×7DN×4.0DN273×7DN×4.5DN325×7DN×4.5DN377×.3通风排烟系统18.3.1通风及排烟系统1、消防机械排烟系统应与机械排风系统合用,风管及风口应合用;2、当采用机械补风时,补风口宜直接设置在补风机房侧墙上;若设置在侧墙确有困难,可考虑风管加风口引出补风机房。3、消防专用风机应优先采用轴流风机;发电机房储油间、锅炉房应采用防爆风机。18.3.2风机房设计:1、排烟风机房及补风机房宜设置在车库内不能停车的灰色空间,可结合人行疏散出入口布置,补风机房可设于住宅底部;2、每个防烟分区宜设一个排烟机房;排烟机房如设于两个防烟分区及防火分区相邻位置时可合用一个机房,并应共用一个井道(如下图);
3、排烟风机房内设置一台风机时,面积不宜大于15平方,机房短边净宽不宜小于3m,设置2台风机时,面积不宜大于25平方;4、补风机房设置一台风机时,面积不宜大于15平方,设置2台风机时,面积不宜大于25平方。18.3.3风管及风口布置1、主风管应走车位上,尽量避免走车道;主风管高度一般不应超过mm;支风管可走车道上,风管高度一般不应超过mm。2、对于机械车库,为减少风管对层高影响,风管应走在车道上,避免走在机械停车位上部。3、车库内送排风口采用常开型单层百叶风口;风口应采用侧排风口或上排风口。4、通风、排烟系统均不设置消声静压箱、消声器。5、除两个及两个以上风机并联时外,其余位置风管上不设置止回阀。6、汽车库送排风主风管风速应按8~10m/s设计,消防专用主风管风速应按15~18m/s设计,风管尺寸以二者较大值确定;其它通风管道风速按6~8m/s设计。7、排风、排烟、补风管道均采用镀锌钢板风管,风口采用铝合金风口。18.3.4设备用房送排风设计1、如当地无特殊规定,设备用房设70°C防火风口从车库补风。2、生活水泵房平时排风量按照4次/h换气次数计算。
3、变配电所平时排风量按10次/h换气次数计算。4、换热站平时排风量按6次/h换气次数计算。5、消防水泵房平时排风量按6次/h换气次数计算。6、车库配电间、工具间、消防器材室及储藏间排风按3次/h换气次数计算。19地下车库给排水设计19.1设计范围19.1.1地下车库给排水设计包括:泵房设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室内消火栓系统设计,灭火器及气体灭火设计,地下车库排水系统设计。19.2泵房设计19.2.1消防泵房位置设计1、地库的消防泵房设置位置应考虑地块分期施工交付的情况,避免造成泵房、水池等面积的修改或再设消防泵房等情况。2、泵房和消防水池宜设于车库内不影响停车的灰色空间,消防水池要利用主楼下方,避免占用有效停车区域。3、消防泵房应采取防水淹没的技术措施(设不小于MM的挡水坎)。4、消防水泵采用离心消防专用泵。5、消防水池采用钢筋混凝土水池;水池不应与电气设备房贴邻设置,无法避免时,应做双墙处理,不得共用一幅分隔墙。19.2.2生活泵房位置设计1、地下车库的生活泵房不应毗邻居住用房,设置于不能停车或停车效率低的区域。2、小区生活水箱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要求:生活用水调节量按小区最高日用水量的15%确定。生活水箱采用组装式不锈钢水箱。3、若当地允许无负压供水方式,优先选用无负压供水,否则采用低位水箱-变频调速供水方式;
19.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9.3.1管道的布置1)镀锌钢管当管径≤DN50时,应采用螺纹连接,当管径DN50时,应采用沟槽连接件连接、法兰连接。2)地下车库通风、防排烟的风管平面图必须在喷淋平面图上表示出来,可以明确反映风管与喷淋横干管、横支管、消防环网干管之间的平面位置关系。并能反映出增设喷头的具体位置及数量。3)喷淋横干管的安装高度:贴梁底安装。4)喷头采用易熔合金喷头。5)一组湿式报警阀组只负责一个防火分区时,报警阀组后不再设置水流指示器+信号阀。6)主、支管道管径严格按照水力计算结果选取,不得随意放大管径。7)湿式报警阀集中设置还是分散设置,应根据两种方案的经济分析结果决定,当集中设置在泵房内时,报警阀组所在位置的地面应设截水沟。8)当湿式报警阀间单独设置时:A、当报警阀间设置在一层车库或多层车库的最底层时,报警阀间内设置截水沟,通过地漏及排水管引至最近的防火分区内集水井;B、当报警阀间设置在多层车库的负一层或中间层时,报警阀间内设置地漏。9)喷淋管道设计过程避免小支管(仅连接1-2个喷头的支管)直接接到DN的主管上。
19.4室内消火栓系统设计19.4.1地下车库内消火栓阀门应设置在环状主干管上,每隔五个消火栓设置一个阀门,支管上不设置阀门。19.4.2室内消火栓的布置:1)消火栓优先设置在非停车区域,如下图:2)当设置在停车区域内,消火栓的设置方式为下图:当设置在停车区域时,消火栓箱下部做混凝土基础,人防区基础高度为mm,非人防区基础高度为mm。3)地下车库内采用组合式消防柜,其中人防区采用乙型单栓带灭火器箱组合式消防柜(SG24E65Z-J15SP19),非人防区采用甲型单栓带灭火器箱组合式消防柜(SG24D65-P15SP18);
4)消火栓管道DN≤50采用螺纹连接,DN>50采用卡箍连接。19.5地下汽车库灭火器及气体灭火系统设置19.5.1地下汽车库的灭火器应放置在组合式消防柜内,其余不够部位再单独使用灭火器箱补充。19.5.2地下汽车库采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型号:MF/ABC4-55B(4Kg)。19.5.3气体灭火系统灭火剂采用七氟丙烷。19.6地下汽车库排水19.6.1地下车库的压力排水管道可以多个集水坑相连,尽量穿越侧墙排出;地下车库坡道底部截水沟连接的集水坑、设备用房内及消防电梯集水坑,设置2台潜水排污泵,互为备用;其他部位的集水坑内设置一台潜水排污泵。19.6.2地库内压力排水管道采用内外壁热镀锌钢管,DN≤50采用螺纹连接,DN>50采用卡箍或法兰连接;引至室外埋地的压力排水管道采用内外壁热镀锌钢管,焊接,外做两布三油防腐。阀门采用弹性座封铸铁铜芯闸阀或弹性座封铸铁不锈钢芯闸阀。19.6.3与地库相邻的下沉庭院,在下沉庭院内最低点设置地漏,引至地库。19.7其他19.7.1阀门的设置1)水泵吸水管上应采用软密封闸阀。2)水泵出水管上应采用软密封蝶阀,出水管上止回阀采用先导式缓闭防水锤止回阀。3)管路系统阀门采用软密封蝶阀;管径≤mm采用手柄对夹式蝶阀;管径mm采用涡轮对夹式蝶阀。4)当有人防时,穿越人防区域防护阀,DN≤50采用全铜截止阀;DN>50采用弹性座封铸铁铜芯闸阀或弹性座封铸铁不锈钢芯闸阀。
19.7.2由地库接至住宅主楼的消防、生活增压给水管道,应避开住宅地下室大堂部位。19.7.3地下车库出入口15m范围内的消防、生活给水管道应采取保温措施。20地下车库电气设计20.1设计规定20.1.1地下车库的电气设计包括动力配电系统、车库照明系统、应急照明系统、弱电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保系统的设计。20.1.2施工图应包括如下图纸:图纸目录、图例、主要设备材料表、施工说明、平面图、系统图、节点大样图等。20.1.3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设计要求及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2)国家规范及标准。a《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67-b《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16-c《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34-d《居民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标准》DGJ32/11-5e《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8f《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16-(年版)g《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7-及地方相关规范标准。20.2配电间20.2.1车库配电间宜设于住宅底部或无法停车的灰色区域,设置住宅底部时,上部不应有厨房、卫生间,靠近变电所侧,方便进出线。配电间应设总等电位端子箱。20.2.2配电间面积设计1)按一个或几个防火分区设置一个电表间(总箱用电量不超kW),用于设置车库相应防火分区内的总配电柜。未设置电表间的防火分区内的配电箱可在车库走道或出入口附近隐蔽处,集中安装。
2)车库电表间面积5~10m,净高不小于2.7m。配电间设一只排气扇,墙上安装,中心高度2.6m。3)小区变电所设于地下车库内时,需征询地方电业部门,位置需充分考虑低压供电半径,尽量设在小区负荷中心。居住区小区变电所应满足低压供电半径不大于m,若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并满足用户用电电压质量的要求时,供电半径可放到供电半径不大于m(供电半径按实际供电线路长度计算)。4)配电系统设计1)正常照明、应急照明、消防设备配电、非消防动力配电应分别自成配电系统。2)当有两个及以上防火分区时,在靠近变电所侧防火分区电表间设正常照明总配电箱,每个防火分区设正常照明分箱。3)当有两个及以上防火分区时,在靠近变电所侧防火分区电表间设应急照明主备用配电箱,每个防火分区设应急照明分箱,且按防火分区末级切换。4)消防配电设备(消防风机、机械停车)在电表间内设主备用配电柜,且按防火分区末级切换,防火卷帘电源、消防排水泵由就近的消防风机电源箱引来。5)性质相同且容量较小的用电设备,采用链接配电,每个分支配电回路所链接设备不宜超过5台,总计容量不宜超过10kW。6)消防风机按风机房设配电控制箱,且末级切换。7)设在地下车库内消防水泵房,采用两路进线,末级切换。8)当采用小区变电所供电时,高低压柜体计量设置需征询地方电业部门,换热站、水泵房电源总箱处设置计量表。总箱设置浪涌保护器,分箱除了弱电机房箱体其余均不再设置。9)当地下车库用电变电所不在本车库内时,应控制每路进线用电容量不超过kW,否则,应设就地补偿装置,且功率因数不低于0.9.20.2.3设备动力设计1)动力箱、柜设计a)照明、动力箱安装高度为箱底距地1.5m。动力箱型号采用国产配电型号。风机水泵控制箱采用断路器+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组合形式。b)配电柜应设于电表间内,配电柜基础采用混凝土基础加固定槽钢形式。混凝土基础高度为mm。
c)安装在车库走道或出入口附近隐蔽处的消防用电配电箱,应采用防火处理措施。2)供电金属线槽设计a地下车库有梁结构供电金属线槽顶距梁底mm。b地下车库无梁结构供电金属线槽距顶板mm。c地下车库供电金属线槽应采用金属线槽外涂防火漆。金属线槽规格采用截面尺寸***(长,单位mm)x***(宽,单位mm)标注。d供电金属线槽不应穿越采光井。e供电金属线槽穿越挡烟垂壁时应绘制大样图。f所有穿越地下室外墙的线路保护管应加翼环密封。电缆施工结束后用沥青麻丝封堵。电缆井内电缆安装完毕后应在穿越楼面处进行封堵。穿越防火分区和竖井内的金属线槽要进行防火封堵。g消防配电线路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线路中,管径32及以下均采用JDG管;非消防的管径32及以下均采用PVC管,管径大于40的均采用SC钢管。20.3电信机房及有线电视机房设计20.3.1地下车库的弱电机房应设在不影响车位的灰色空间,尽量靠近小区的中心部位设置。小区的有线电视机房与电信机房的面积一般均不超10m,电信机房面积需满足3家电信运营商同时接入的机房面积:户以下为24m2(6m×4m),~户为24~36m2,单列布置(6m×4m)、双列布置(6m×6m),弱电机房应设电源配电箱和总等电位端子箱。20.3.2地下车库弱电机房出线采用普通金属线槽敷设。线槽敷设高度:有梁结构地库弱电线槽顶距梁底mm,无梁结构地库弱电线槽顶距梁底mm。线槽规格尺寸采用截面***(长,单位mm)x***(宽,单位mm)标注。商业地库弱电线槽宜在车道位置设置。20.4地下车库照明设计20.4.1地下车库普通照明1)普通照明配电箱,安装高度下底距地1mm,内设非消防电源分励脱扣模块和消防控制模块。2)车库机动车入口无顶板坡道两侧不设置照明灯具,仅设塑料反光板;平行坡道距地50cm,间隔1m设置。
3)普通照明应充分利用车库采光井等自然光。4)普通照明车位宜选用雷达感应智能LED灯管,车道采用LED灯管,采用管吊固定安装,高度不得低于2.4m。照度不超50Lx,功率密度值不超2.0W/m;人防地下车库照度不应超过75Lx,功率密度值不超3.0W/m。5)一般按照车道一跨设置4盏灯,车位设置2盏灯。车道灯具沿车道两侧布置,其长轴与车行方向平行,车位灯具的长轴与车行方向垂直。6)车道与车位照明应分回路控制。2排车道灯,按排控制。车库灯不设照明开关面板(在配电箱内集中控制)。每一单相分支回路所接光源数不宜超过25个。7)采光井下方不应设照明灯具。8)在照明设计过程中,应考虑风管等对照度的影响20.4.2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设计1)应急照明与普通照明分开设置,应按照防火分区单独设置应急照明配电箱。2)应急照明配电箱安装高度1mm,采用双电源进线,内设双电源切换装置及消防模块及强制点亮。3)应急照明灯应尽量利用车道照明灯,应急照明灯宜按车道普通照明灯的10%设置,即车道每两跨8盏普通照明灯中一盏灯设置为应急照明灯。应急照明灯安装高度不得低于2.4m。不大于0m2地下车库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大于0m2地下车库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60min。4)安全出口标识设置在出口上方。墙装。高出门洞mm。连续延续时间不低于90min5)疏散指示标志每隔一个柱子设置一个(人防需按人防要求设置),靠柱子外侧安装,安装高度距地mm。若当地消防部门允许疏走道指示标志设置于车库顶部,则疏散指示标志尽量设置于顶部,安装高度不低于2.2m,不超过2.5m。6)应急疏散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灯不应接于同一回路。车道应急照明不可与邻近机房(防排烟机房)的备用照明接于同一回路。车道应急照明不应与人行通道(如楼梯间)应急照明接于同一回路。
20.5火灾自动报警设计20.5.1控制主机1、系统采用集中控制系统。车库内不单独设置区域控制。2、独立设置消防控制室,面积为20~30m2,当消控机房与监控机房合用,面积应不大于60m。(根据项目规模适当调整)3、当消控机房设于地下车库内时,应靠外墙处,其疏散门应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4、报警系统1)每只感温探测器的保护范围为20m,保护半径3.6m;感烟探测器保护范围为60m,保护半径5.8m。2)探测器距离墙、梁间距不得小于mm,吸顶安装。3)当梁突出顶板的高度小于mm时,不考虑梁对探测器保护半径的影响,当梁突出顶板mm~mm时,按GB16-附录G设计探头数量;4)报警按钮宜设于车道两侧的墙、柱上,墙装,安装高度为底离地1.3米,不应设置在地下大堂入口处。5)每个防火分区设声光报警器,与手动报警按钮上下安装,安装高度为底离地2.3m,不应设置在地下大堂入口处。6)消防水泵房、备用发电机房、变配电室、排烟机房及其它与消防联动有关的且经常有人值班的机房应设置消防专用电话分机。20.5.2火灾应急广播1)火灾应急广播宜与公共广播合用一个系统。车库应急广播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为3W。2)扬声器宜于车道上方吸顶安装,间距30米左右。20.5.3消防电线、电缆1)烟感、温感:ZR-RVS2*1.5.2)消火栓:ZR-RVS2*1.5。3)广播线:ZR-RVS2*1.5。4)声光报警:ZN-BV2*2.5+ZR-RVS2*1.5。5)多线联动总线:NH-BV2*1.5。6)手动控制直接启动线:NH-BV4*1.5。7)电梯迫降:ZN-BV2*2.5+ZN-RVS2*1.5。8)消防ZR-RVVP2*1.59)手动报警:ZR-RVS2*1.5,带电话插孔加ZR-RVVP2*1.5。10)火灾漏电报警:ZR-RVS2*1.5。
20.6安保系统设计20.6.1车库管理系统1)根据项目档次配置出入口读卡距离,且出入口读卡距离宜与小区出入口读卡距离匹配兼融。2)安全岛上设置摄像机,入口和出口分别设置。要求采用低照度彩转黑固定镜头枪式摄像机(带红外灯及红外镜头或红外一体枪式摄像机)。3)地感线圈预埋,预埋深度为50mm。4)系统宜与小区一卡通联网。20.6.2闭路电视监控1)安防控制室宜与消防控制室合用,面积应不大于60m。当独立设在地下车库时,小区规模在户以下时,面积为20~30m2,小区规模在~户时,面积为30~50m2。2)车库闭路电视监控主要设置在以下位置:车库出入口,车道及车道交叉口、人行出入口等。要求采用固定镜头枪式摄像机。3)主要行车道、车道交叉处位置设固定镜头枪式摄像机。4)人行疏散口、车行出入口以及机动车与住宅底部通道连接处设固定镜头彩转黑枪式摄像机。5)地库消防控制室应设置视频监控点。6)摄像机墙柱支架安装,高度应低于风管,但不应低于2.3米。
21地下车库管线综合21.1地下车库的主要管线21.1.1电气专业:强弱电桥架(强电桥架宽mm以下,高mm;强电桥架宽mm,高mm;强电桥架宽mm以上,高mm;弱电桥架高mm)21.1.2给排水专业:喷淋管,消防管,污水管,给水管21.1.3通风专业:车库排烟兼排风系统(包括补风兼送风系统)管道21.1.4采暖专业(仅北方采暖项目有):采暖管21.2管线综合设计基本原则21.2.1立面上安排喷淋管道贴梁,通风管道设置在喷淋系统下部;在平面上主风管应布置于车位上方,主风道宽度尽量不大于1.2m;电缆桥架及其他设备管线应尽量与主风道平行设置,且不应设置于风管下;当水支管或者电专业桥架与风管支管交叉处,可以采用从梁间上翻或在不影响净高的情况下风管下绕开,管线交叉点不应设于车道上。如为复式或机械停车,风管、电缆桥架及喷淋、消防横管等应尽量设于车道上方。21.2.2电专业桥架布置:尽可能利用平面空间,若出现与水管交叉的情况,应将电专业桥架排布在水管上层。图21.2.3水管遇电桥架下翻示意图
21.2.3大管优先,小管让大管。因小管道造价低易安装,且大截面、大直径的管道,如空调通风管道、排水管道、排烟管道等占据的空间较大,在平面图中应先做布置。21.2.4有压让无压。如污水管,雨水管,冷凝水管都是靠重力排水的。因此,水平管段必须保持一定的坡度,是顺利排水的必要条件。所以有压管与无压管交叉时,有压管应避让。21.2.5金属管避让非金属管。因为金属管较容易弯曲、切割和连接。21.2.6低压管避让高压管。因为高压管造价高。表21.2一般地下车库设备管线高度统计表结构形式喷淋管高度(mm)风管高度(mm)预留安装高度(mm)综合管线预留高度(mm)无梁楼盖50(考虑风管预留安装高度)梁板结构50(考虑风管预留安装高度)其中管线常用的计算高度为喷淋≥mm,通风道mm,电桥架一般mm高(电桥架与风管平行设置,不占用综合管线高度,交叉时交叉位置设置在梁跨内)。设备管线综合高度为mm。
21.3管线综合设计基本步骤21.3.1确定各类管线的大概标高。在管线综合设计开始阶段,首先就是要搜集各设备专业的图纸,熟悉管线的走向、管径、原设计标高,以及建筑专业要求的净高要求。21.3.2调整电桥架,水管主管和风管的平面图位置。对于主要管线,进行初步的定位工作,原则上各设备干管,均在车道上布置。布置可参考前文所述基本原则进行布置。21.3.3根据局部管线冲突的情况对管线进行调整。要找出平面图中,管线交叉最多的地方,着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3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