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桩机

建筑工人没有未来

发布时间:2023/11/26 16:58:26   

鄙人前有拙作讨论了智能化、自动化对“衣”、“食”方面,亦可以推定对工、农业的就业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今天我继续就自动化对“住”方面的影响,和朋友们进行探讨。

中国建筑业协会发布了年《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截止到年末,建筑业从业人数为.94万人,与年末的从业人数相比减少了83.98万人。至此,建筑业从业人数已经连续三年减少,并且减少的趋势是逐年增多。

建筑从业人员减少的原因很多,主要是下面几点。

一是推耙机、沥青摊铺机、压路机、路基拌和设备、沥青混凝土搅拌楼、水泥混凝土输送泵、挖掘机、高空作业车、多臂式凿岩台车、盾构、通风设备、钻机、打桩机、轨道架设滑模等机械设备的大量应用。二是无人机、机器人开启建筑自动化。无人机完全可以独立实现全部设计的建筑行为,在存在一定危险性和困难性的工程,无人机的存在显然成为了建筑工作者的福音。建筑专家认为,能飞行的机器比传统建筑机器有很多优势,尤其是,他们能到达空间任何一点并能飞进或环绕任何已有的物体。除了无人机,机器人是建筑行业的另一个福音,比如由国内企业自主研发、世界首创的建筑施工防护机器人,不仅性能优越、安全可靠、提升迅速,而且操作简单,每层提升两个人就可以搞定,节省了大量人力,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事实上,建筑施工防护机器人已在迪拜、新加坡、澳门及国内等中心城市多个项目成功使用。砌砖机器人也是“神”一样的存在。随着砌砖机器人的出现并开始大量投入应用,大量劳动力得到解放。

第三,在“互联网+”浪潮下,建筑行业出现一个新词——智能建筑。只有两张床大小的迷你卧室,电钮一按自动转换成一间智能办公室;房屋墙体开裂了,涂上纳米“创可贴”,裂缝即强劲弥合……拥抱互联网的建筑,就是这么的“潮”!随着信息化技术和水平的提升,BIM(建筑信息模型)、大数据、物联网、移动技术、云计算等,都可以打破传统发展模式。而这些技术手段都是通过“互联网”实现,进而作用于建筑行业,提高行业信息化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第四,3D打印技术的应用,建筑产业由“建造房子”向“制造房子”模式转变,房屋制造“工厂化”。在工厂里制造出来,运到地点,就像装玩具一样拼装。

伴随着上述科技逐步成熟的必然结果就是传统建筑工人的大量失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613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