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桩机

直径126米屋顶网架竟是整体吊装万体

发布时间:2023/3/14 23:38:15   

在不少上海人印象中,“万体馆”“八万人”不仅是上海体育馆和上海体育场的别名,更是上海西南的一大标志。如今,围绕两座场馆所在区域,一处崭新的公共空间——徐家汇体育公园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

在近日举行的一场优秀建筑保育专家研讨会上,一些当年参与设计上海体育馆的老一辈齐聚一堂,谈起了“万体馆”建造背后的艰辛和不易。

图说:直径米、高6米的屋顶网架结构是在地面制作完成拼接后,进行整体吊装到位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建造历经波折

年下半年,上海市体委向市计委建议在人民广场区域建造一座能够容纳万名观众的体育馆。孰料,就在工程上马后不久,全国范围的国民经济大调整不期而至。上海按照中央要求,大幅度压缩基建投资。“生不逢时”的万人体育馆工程仅完成了练习馆的打桩作业,便偃旗息鼓了。

年,随着中外体育交流活动日臻频繁,沪上的室内体育馆无论在数量还是容量方面都捉襟见肘。市体委专门会同市规划建筑设计院对之前的设计方案作了进一步完善和扩容。同年10月13日,市革委会就体育馆建造问题向国务院递交请示报告。

年10月24日,一份题为《关于建造上海万人体育馆的请示报告》的文件被摆放在周恩来总理的办公桌上。周总理边看,边用红铅笔划出关键语句。审阅完毕,他提笔在报告上方的空白处写道:“同意。”

在一番紧锣密鼓的筹备之后,年3月24日,伴随打桩机发出的“隆隆”轰鸣声,万人体育馆工程重新启动。万人体育馆项目由比赛馆、练习馆以及运动员宿舍等辅助设施组成,占地10.6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4.78万平方米。气势雄伟、立面呈圆柱体形的比赛馆是体育馆的主体建筑。这个高33.6米,直径米,面积达3.1万平方米的“大家伙”由36根等距离分布的钢筋混凝土支柱和一个圆形屋面构成,内部被分割为贵宾区、运动员休息区、比赛活动区等。观众席分上下两层,上层16个看台、下层8个看台,可同时容纳1.8万人观赛。

图说:年,为了能承办文娱活动,万体馆转型为国内首家剧院式室内体育馆,切掉了1/4个看台,改成了大舞台。

设计施工完全“自力更生”

去过“万体馆”的人都知道,这座圆形建筑上有4条长长的对称大阶梯。“上海体育馆一看就是中国人设计的,有着对称和轴线明显的中国建筑传统特征。”曾参与“万体馆”项目设计的原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院长洪碧荣告诉记者,在物资和财力匮乏的年代,整个上海体院馆从设计到施工、从材料到设备都完全是“自力更生”的。

从现在来看,“万体馆”的建造材料,展现的正是当时中国工业的一个缩影。“体育馆的檐口板是瓦楞的,可以适应变形,是上海搪瓷厂造的。外墙上的玻璃是在耀华玻璃厂定制的,可以说是我国第一批彩色玻璃。铝皮则是采用了沈阳飞机厂制造飞机用的铝材,入口处的踏步块和外墙瓷砖则是到温州定烧的,而烧制所用的煤则是上海专门为此调批的。”洪碧荣说道。

“多年之后再回顾,体育馆考虑不周到的地方在于顶部坡度太小,导致排水不易,刮风时容易导致水倒流。”洪碧荣说,回头再细想“万体馆”建造的点滴,当时为了现代化的设计,在这方面考虑欠缺。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资深总建筑师魏敦山,也曾参与项目的设计工作。他告诉记者,当年上海体育馆就采用了现在流行的装配式建造技术,“直径米、高6米的屋顶网架结构是在地面制作完成拼接后,进行整体吊装到位,对于当时的施工技术来说是很先进和巧妙的。”

体育建筑也能“文艺范”

经过两年多的建造,万人体育馆于年8月竣工,并正式被命名为上海体育馆。“万体馆”落成后迎来的第一批客人,并非身姿矫健的体育健儿,而是来自全市的多名幼儿园小朋友——年9月20日下午2点,上海市幼儿体育表演大会在崭新的体育馆里举行,大会在多位幼童集体演出的“欢呼舞”中拉开序幕。

年,为了能承办文娱活动,万体馆转型为国内首家剧院式室内体育馆,切掉了1/4个看台,改成了大舞台。因此,万体馆还多了“上海大舞台”这个新名字。

上海体育馆的建成,改写了上海没有大型现代化体育馆的历史,其建筑艺术和工业成就在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评价很高。年,上海体育馆和上海游泳馆作为我国建国以来43座著名优秀建筑,首次被载入英国皇家建筑学会出版的《世界建筑史》。年“建国50周年上海经典建筑评选”活动,上海体育馆获得银奖。

新民晚报记者裘颖琼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356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