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打桩机 >> 打桩机发展 >> 宝山发展进程中的三个第一上海宝山
作者:朱晓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工作期间,十分关心宝山地区的发展。年4月24日,专程来到宝钢、宝山调研考察并召开座谈会,为宝山发展指引方向、指明路径。习近平指出:“随着上海城市功能的拓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向郊区转移,经济要素向郊区流动加快。宝山要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空间优势,深入研究、准确把握自身特点,扬长避短,依托宝钢、服务宝钢,注重民生、追求和谐,推动宝山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从宝山打响“解放上海攻坚战第一枪”,到宝钢打下“改革开放第一桩”,再到宝山建立“上海第一个城乡一体的改革试点区”,新中国成立70多年、改革开放40多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宝山人民抓住机遇、大胆开拓、奋力拼搏,以积极的姿态、务实的作风,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和上海发展重点,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创造出了一个个令世人瞩目的第一,成为新中国发展巨变的一个生动见证和缩影。
在宝山谋划起步“十四五”发展的关键时期,年11月26日,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通过的《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加快宝山南大、吴淞地区转型,大力发展大学科技园,全面推进产城融合创新发展、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打造成为全市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阵地之一。”
打造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是市委站在全局高度,在历史的新坐标上,对宝山下一步发展作出的新的战略安排,是继宝钢打下“改革开放第一桩”后,宝山再一次以崭新的姿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为宝山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路径。我们要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铆足“比”的劲头,增强“学”的主动,激发“赶”的动力,强化“超”的追求,努力推动宝山在新一轮发展中再上新的台阶,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辉煌!
宝山:打响解放上海攻坚战第一枪
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经历最为艰巨、最为激烈的鏖战,为解放上海战役的决定性胜利奠定了基础。
参加解放上海战役的人民解放军第29军,在月浦镇街区进军。
解放上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城市攻坚战。遵照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上海战役既要打一场城市攻坚战,而又不能把城市打烂了,要争取把上海基本上完整地接管过来。毛泽东主席在战前指示:“打上海,要文打,不要武打”,作战部队在上海市区不准使用重武器和爆破,以减轻对城市的破坏。陈毅元帅曾形象地称解放上海战役是一场“瓷器店里捉老鼠”的特殊战斗。
为此,人民解放军实施了“钳击吴淞、解放上海”的战略战术部署,把攻击的重点放在敌人重点设防的宝山吴淞、浦东高桥等地,通过钳击吴淞,封锁敌人的海上退路,切断敌人抢运上海物资的通道。由此,宝山地区成为解放上海的主战场,经历了整个上海战役中最为激烈、付出巨大牺牲的城市外围攻坚战。
年6月18日,解放军第29军85师司令部,在总结上海战役月浦攻坚战时绘制的《月浦攻击战况图:“二五·三二”高地》平面图。上面标有火力交叉的碉堡群、铁丝网、交通沟等敌军防御工事。后被人民解放军选为“战斗经典案例”。
年5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在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的密切配合和上海人民的全力支持下,经过16天的鏖战,歼灭国民党守军15.3万人,同时作出了巨大牺牲,其中包括:名解放军烈士,72名随军支前干部和民工烈士,名上海地方烈士。另外还有名解放军指战员光荣负伤。在这场激烈的大规模城市攻坚战中,人民解放军既全歼了敌军,又完整保全并顺利接管了城市,获得了军事和政治上的双重胜利,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
在战火纷飞中,上海城市的电灯依然通明,电话依然畅通,煤气和自来水依然供应,公共交通依然运行不断……城市建筑、工厂、码头等市政设施和经济运行体系基本上都被保存了下来,这在中外城市的战争史上创造了一个罕见的奇迹”!
参加解放上海战役宝山攻坚战的人民解放军第28军,在刘行(今顾村镇)突破敌军战壕工事。
72年过去了,上海解放的枪炮声已渐行渐远,可那段记忆却并未尘封。遗照、血衣、伤票、战地日记、中共战时临时党证、军功章、纪律手册……一份份档案、一幅幅图片、一件件文物,真实地记录和还原着一个个血与火的历史场景,真实地记述着那一段可歌可泣的岁月,那一段永远无法抹去的红色记忆。
解放上海战役第二阶段经过图(年5月23-27日)
地处上海北翼的宝山,是国民党顽军经营多年的主要据点,有着完备的“海、陆、空”立体防御系统,被国民党反动派自吹为“固若金汤”。人民解放军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决策部署,在宝山打响了解放上海战役攻坚战的第一枪,承担了上海解放战役主战场的重大任务。参加解放上海战役的人民解放军共10个军,其中26军、28军、29军、33军、25军,共5个军在宝山作战。
参加解放上海战役的人民解放军第29军86师团,在罗店镇召开庆功大会。
在炮火连天的宝山战地,经历了解放上海战役中最为艰巨、最为激烈的战斗,鏖战月浦,激战刘行、杨行,进击大场、江湾,攻克吴淞,以牺牲余名解放军烈士的巨大代价,为解放上海战役的决定性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宝山主战场的攻坚战中,牺牲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占到整个上海战役牺牲烈士的一半多。
年5月27日,上海这座举世瞩目的东方国际大都市,终于摆脱了黑暗,完整地回到了人民的手中。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陈毅元帅动情地说:“上海解放不是改朝换代,而是一个伟大的历史变革,是天翻地覆的革命胜利。几十年来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的上海,现在已成为人民的城市。”
宝钢:打下改革开放第一桩
用出色的业绩践行邓小平同志“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的殷殷嘱托,实现了从“学习模仿到自主创新”、“从跟随到引领”的历史性跨越,成为我国现代化钢铁企业的“样板”
年起,宝钢在宝山开工建设。图为村民们在生产队仓库场上举行“支援宝钢,喜迁新居”会议。
年12月23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的第二天,宝钢工程在长江入海口的宝山打下了第一根钢椿。这既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决策的胜利实施,也显示了年10月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投资最多、技术最新、难度最大的工程项目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当时国家还并不富裕、又处在“十年动乱”恢复元气的时候,国家拿出个亿(一期投资亿元,二期投资亿元)来建设宝钢这个新中国规模最大的项目。
年12月23日,宝钢打下第一桩。
“对标世界,对标一流”。宝钢的引进,是强烈的“光荣感、责任感、紧迫感”之下的高水平、高质量引进;是立志“一定要干世界一流,而且核心技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豪迈情怀、雄心壮志;是一条“先从引进中虚心学习,再在学习中奋力创新”科创之路、登巅之路。
年12月23日,举行宝山钢铁总厂动工典礼。
年2月15日,邓小平同志视察宝钢。在题词上有一处重要的修改,清晰可见。小平同志先写了“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创”,然后停下,对“创”字画了一个圈,以示删去,他再接着再写下去。于是,现在人们看到的小平同志为宝钢的题词,全句是:“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生动地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宝钢的嘱托和期望。
年2月15日,邓小平视察宝钢时题词:“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原载《宝钢志》)
在宝钢建设初期,也曾有人提议:不光设备从日本引进,索性施工队伍也全部引进。但很快就被否定了。打下宝钢第一桩的,是一位中国工人,叫关登甲。他的老同事至今还记得:爆破式打桩机,现已司空见惯,当时却在万平方公里中国土地上前所未有。宝钢专门举办培训班跟日本师傅学。这位工人聪明好学,闲暇时常讨教日本师傅。后来,他在日方专家打下的钢管示范桩的旁边,代表中国工人打下了第一根桩,结果比示范桩误差小3倍、用时少21分钟。这是一种象征,预示着将来:中国工人要超越“洋师傅”!
年9月15日,宝钢一号高炉点火投产。
年9月15日,宝钢一期工程顺利投产。年6月30日,宝钢二期工程顺利投产后,成为大型化、连续化、自动化的冶炼、轧钢现代化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我国钢铁工业技术装备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一下子缩短了20年!
年开始三期建设,投资.4亿元,全部由宝钢自筹,年12月全面建成。一期、二期、三期的设计总规模为年产1万吨钢、万吨铁、.6万吨钢材。由此,宝钢跻身世界千万吨级特大型现代化钢铁企业行列,成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
年8月22日,宝山区与宝钢集团、上海大学、浙江省温州市签署友好合作协议。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出席。
回望宝钢成长发展的历程,对标“世界一流”的定位,实际上从最初时的项目谈判就开始了。比如,当时引进高炉,宝钢人先是学习“如何引进”。历史一一被记下:“正是在谈判之中,他们明白了国际汇率的风险,马上修改结算方式;懂得了国际信贷,马上将支付条款由现汇支付改为卖方信贷,并且分期付款……”在谈判中学,在请教中学,在使用中学;走出去学,买回来学;向世界一流学,向最先进的学。
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宝钢一期工程主要设备和技术从日本和德国引进,二期、三期工程设备的国产化率实现了大幅度提升。以科技创新为原动力,宝钢主动对标世界一流,实现了从“学习模仿到自主创新”、“从跟随到引领”的历史性跨越,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汽车板、电工钢、厚板、钢管等一系列世界一流水平的新产品,彻底改变了中国制造业发展所需钢材严重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成为我国现代化钢铁企业的“样板”。
宝钢成功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技术创新之路、质量效应型集约式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之路,创出了世界一流业绩,建成了世界一流企业,引领我国钢铁工业做强做优做大,具有巨大的示范效应和典型意义,对我国相关产业和企业的发展方式及其发展路径起到了广泛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宝钢取得的巨大成功,充分印证了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早在宝钢建设初期时高瞻远瞩的预言:“历史将证明,建设宝钢是正确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工作期间,十分关心宝山地区的发展。年4月24日,专程来到宝钢、宝山调研考察并召开座谈会,为宝山发展指引方向、指明路径。习近平指出:“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发源地,是国企重镇。宝钢的创业发展,见证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卓越智慧和力量。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始终坚持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始终坚持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宝钢取得的巨大成功,说明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完全能够搞好。”
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宝武马钢集团考察调研时强调:“制造业我们始终要拿在手里”“企业发展,钢铁挂帅”。总书记要求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壮大自己,殷切希望中国宝武钢铁“老大”变“强大”,成为后劲十足的世界一流企业!
根据国家战略部署,年宝钢、武钢集团合并,组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宝武作为中国近现代钢铁工业的历史传承者、中国今日钢铁工业之集大成者、中国乃至全球钢铁业的未来引领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每一个为钢铁而生、因钢铁得名的宝钢、上钢、梅山、武钢、马钢、八钢、韶钢、德盛、重钢、鄂钢、太钢等钢铁企业,都在各自不同的历史方位上创造了辉煌,书写了荣耀。如今,他们集结在中国宝武的旗下,组成中国钢铁的“航空母舰”。年,中国宝武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问鼎全球钢铁企业之首,全年营业收入、利润均创历史新高,位列《财富》世界强第位,排名全球钢铁企业第一。
“宝钢因宝山而得名,宝山因宝钢而扬名”。宝钢,改革开放后谱写出来的一幅中国钢铁工业崛起与辉煌、发展与登顶世界之巅的壮丽历史画卷;宝钢,宝山这片发展热土上成长壮大的世界一流企业。面向未来,中国宝武正在宝山这片热土上不断书写转型升级、产城融合发展的时代新篇!
宝山:第一个城乡一体的改革试点区
探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创新发展,具有先导性、典型性的示范意义,在上海城市发展史上写下了辉煌一笔
年6月16日,市委、市政府在宝山影剧院召开宝山区干部大会,传达国务院关于建立宝山区的批复,宣布上海市委关于组建宝山区委的决定。图为大会会场。
上海的区县合并、撤县建区,是市委、市政府深思熟虑、精心谋划上海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经国务院批准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实施。这是上海行政区划的一次重大调整和改革,对于上海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年9月,市委、市政府就对上海市区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扩大,市区范围从原来的平方公里扩大到平方公里。这是上海解放后调整市区面积最大的一次。
年1月,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上,又首次明确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方针。当时会议分析认为:从地域上看,城乡融合、相互渗透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从市场上看,城乡的相互依存也越来越密切;从经济比重上看,产值的增长、财政收入的增加,还有要创汇、翻番,都越来越离不开郊区。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干部要有城乡一体化的全局观念,不能只看到市区平方公里范围,而应该把立足点放在全市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上,在规划未来、发展经济、安排布局、进行建设、内外开放等方面,都要把市区和郊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决策,为当时上海的改革开放创造了新的历史机遇和发展空间。但在实践过程中也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尤其是像宝山县、吴淞区“一块土地、两个主人”的矛盾在当时就比较突出。虽然区、县之间本着顾全大局、相互支持、协作配合的精神,做了大量工作,协调处理了不少问题。但由于区、县体制没有从根本上理顺,矛盾依然存在着。当时的宝山县、吴淞区,县中建区,区中有县,吴淞区就镶嵌在宝山县的境内,这样就人为地把资源割裂开了,发挥不了整个地区的优势。
市委、市政府经过慎重考虑,反复比较,确定了“撤销宝山县、吴淞区建制,组建宝山区”(简称“撤二建一”)的方案。年1月21日,国务院作出《关于上海市撤销宝山县和吴淞区设立宝山区的批复》。6月4日,上海市第九届大人常委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关于撤销宝山县和吴淞区设立宝山区若干问题的决定》。6月16日,市委、市政府在宝山影剧院召开了宝山区干部大会,传达国务院批复,宣布市委决定。
年8月4日,当时担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江泽民同志来到建区一个多月的宝山区,为宝山区的建设、发展描绘蓝图,写下了“齐心协力,开拓前进,建设城乡一体的新宝山”的题词。宝山迈上了探索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征程。
宝山区的建立,为上海后续几个区县的“撤二建一”或是撤县建区,起到了先行性、典型性的意义。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宝山人民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积极推进改革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根据市委关于“郊区农村经济已同城市经济连成一片,要大力推进郊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要求,提出了“城乡结合,共同推进”的发展思路,以工业化带动并推进城乡一体化,来建设一个城乡经济相互依存、城乡文化相互促进、城乡感情相互融合、工农差别逐步缩小的适度规模的新型城区。年11月,在全国率先召开了“城乡一体化研讨会”。宝山区建立后,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城乡地域界限模糊了,城乡经济开始相互渗透,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新格局。
年11月,宝山区举行首次全国性“城乡一体化研讨会”。图为与会代表合影。
市委、市政府对“撤二建一”工作十分重视,因为撤销宝山县和吴淞区,建立宝山区,是上海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一个尝试,一个不小的动作。不仅解决了宝山县和吴淞区的区划矛盾,更重要的是为加快宝山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当时,宝山区域内的钢铁工业比较发达,宝钢是全国的特大型企业。市委、市政府对城乡一体化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明确提出了上海郊区农村经济已经和城市经济连成一片,上海经济的繁荣离不开郊区,要求全市各级干部都要树立城乡一体化的观念,在规划未来、发展经济、安排布局、进行建设和内外开放等方面,都要把市区和郊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宝山虽然是上海郊区农村经济比较发达的一个地区,但地区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亟待通过城市化来进带动和提升。宝山区的建立,为地区的资源配置和优化组合创造了历史机遇。
宝山建区30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历届区委、区政府带领宝山人民奋力拼搏,大胆实践,走上了一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实践充分证明,当年市委、市政府作出“撤二建一”的决策是正确的。
弘扬传承宝山“三个第一”的“精、气、神”
铆足“比”的劲头,增强“学”的主动,激发“赶”的动力,强化“超”的追求摆脱发展“困境”,撕掉退步“标签”,回到赛道“前沿”,加速打造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
南大智慧城效果图
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上海要强化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开放枢纽门户等四大功能。这为上海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路径和方向,也切中了上海提升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和要害。
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强调了上海在科技创新中的角色担当。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中央交给上海的战略使命,也是上海在未来国际合作与竞争中掌握先机、赢得主动的基础所在;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特别是“卡脖子”的方面带头突破,更是上海胸怀大局、服务全国的具体所在。这是总书记从全国大局出发,考虑在全球大变局中上海应该代表国家所承担的新的功能作用而交给上海的新的重大战略任务。
宝山打造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主阵地,是继宝钢打下“改革开放第一桩”后,宝山再一次以崭新的姿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这一新定位,是市委在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上,对宝山未来的发展作出的新的战略安排,为宝山未来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发展路径。
吴淞创新城(吴淞口国际科创城)宝杨路首发项目效果图
在年12月16日召开的宝山区委七届十一次全会上,区委书记陈杰同志对宝山彻底摆脱目前发展的“困境”、撕掉退步的“标签”、重新回到赛道的“前沿”,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和举措。按照市委的部署要求,未来五年宝山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做好“北转型”的大文章。这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重要论述在宝山的生动实践;也是宝山在新的征程上爬坡过坎、负重奋进、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打造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的必然要求和必然选择。
我们要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满怀信心,充满激情,富于创造,敢于担当,进一步铆足“比”的劲头,增强“学”的主动,激发“赶”的动力,强化“超”的追求,紧紧抓住宝山“战略定位转向、形象功能转变、发展动能转换、城市治理转型”历史性机遇,进一步聚焦重点,攻坚突破,努力推动宝山发展再上新台阶。
回望历史,能够启迪当下,也是在眺望未来。从宝山打响“解放上海攻坚战第一枪”,到宝钢打下“改革开放第一桩”,再到宝山探索建立“上海第一个城乡一体的改革试点区”,在党的领导下,宝山人民勇立时代潮头,奋力争先突破,在上海城市发展史上创造了一个个令人瞩目的辉煌足迹。这既是历史留给宝山人民的一笔宝贵财富,也是新时代推动宝山新一轮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随着上海城市功能的拓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向郊区转移,经济要素向郊区流动加快。宝山要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空间优势,深入研究、准确把握自身特点,扬长避短,依托宝钢、服务宝钢,注重民生、追求和谐,推动宝山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习近平总书记对宝山发展的殷殷嘱托和谆谆教诲,不断激励着宝山人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乘风破浪,再铸辉煌!
来源:上海宝山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3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