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桩机

真实军营格斗术之元代篇,古代战场超强徒手

发布时间:2023/6/6 14:01:57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白斑圆梦征程 https://news.iresearch.cn/yx/2019/09/302563.shtml

说起蒙古跤,很多读者朋友会联想到现代旅游盛事——内蒙古那达慕大会上的搏克。它判定胜负的方式简单明了,只要膝盖以上着地就算输。但多年前风靡欧亚大陆的蒙古军跤是什么样子?为什么被称为古战场最典型的超强徒手格斗技?

厄鲁特搏克

据《巴都罕》一书记载,当时蒙古大军的那达慕摔跤是车轮对战三位选手,自己双肩一次都没有着地者,称为“巴图鲁”(巴图鲁,为满语中“英雄”音译,与蒙古语的“巴特尔”同源)。

规则明确指明要控制对手双肩着地,让其不能挣扎起身才算胜利。当时比武竞赛用的蒙古军跤应该是最初的厄鲁特搏克。

据《养吉斋从录》记载“厄鲁特则袒裼而扑,虽蹶不释,必控首屈肩至地,乃为胜。”这样的规则设定增加了地面骑缠翻滚,对力量要求较高。厄鲁特搏克既能提高获胜难度,也磨砺了身体筋骨和战斗意志。

反关节擒拿

拿骨是武术擒拿的重要组成部分,约等同于巴西柔术的锁技。它主要运用杠杆原理采用反关节动作攻击对方,反折关节至一定程度,使关节及韧带受挫,产生剧烈疼痛,从而丧失反抗能力。

拿骨一般分为锁控指、腕等梢节部位的小擒拿手,和擒压颈部、胯部、腰部等要害的大擒拿手。既有站立式擒拿,也有地面式擒拿,如擅长地面捆绑锁控技术的“地术拳”。

《蒙古秘史》有反关节擒拿的明确记载:“别勒古台会意,遂跨其身上,交其二领扼其喉,以膝按其腰,力扯而折之。”

这个技术在武术大擒拿手中称为“跪腰”。即在双手锁卡咽喉的同时,用膝盖压迫腰椎骨,手臂和膝盖反方向同时用力,争取扭转折断椎骨重创对手。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记载的擒拿“拿腰”技术。

还有“斡惕赤斤拖通天巫而出,先备于门阀间三力士迎来,执通天巫拖出,折其腰,弃于东厢车群之端矣。”成吉思汗处死干预军政的巫师,没有使用古代中原王朝的斩首、腰斩、车裂等酷刑,而是“折其腰”后让其慢慢死亡。

武术擒拿一般有三种徒手拿腰技术:

跪腰归属于大擒拿手的地面技;顶腰是站立式大擒拿,从对手背后施行;别腰也是站立式大擒拿,从对手正面使用。这种锁颈断腰的杀招,在心意拳中又称为“生死擒拿手”。

特别指出,拿腰技术可能会给对手造成重度伤残乃至死亡,包括综合格斗、柔术、运动桑搏、降服式摔跤在内的所有体育竞技赛事都严禁使用。它只限于军警人员在极端情况下制服或者杀伤敌人。

现代蒙古跤也顺应时代潮流,剔除拿腰等高危技术,从古战场徒手武技过渡到了大众体育运动。

摔拿降服

踢、打、摔、拿是中华武术四大主技,在实际运用中经常交叉混用。既有远踢近打贴身摔的散打,也有摔跤和擒拿结合运用的中国跤“摔拿法”。

武术谚语有“依靠挣摧拖披坠,将人放平名曰摔;摔法拿法常相伴,沾衣沾身便成灾”的说法。

这种摔拿组合运用的技术在现代截拳道称为“摔锁”,中国人民解放军格斗术称为“摔擒”。

《蒙古秘史》有一个摔拿并用的经典案例:“不里孛阔能以只手执别勒古台,以只足拨倒,压而不令其动者也。”

即先用单手单脚摔倒对手,再衔接运用擒拿技术压制锁控,让其动弹不得。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记载的地面降服。

现代综合格斗擂台上的地面降服技术

综上所述,多年前的蒙古军跤在真实战场上应该是摔跤和拿腰等擒拿术结合并用,制敌伤残使其丧失战斗力。这与厄鲁特摔跤并不矛盾,一个是你死我活的战场搏杀,一个是有规则的军队大比武。

为什么蒙古军跤被称为古代战场非常典型的超强徒手格斗技?

现代擂台的男运动员一般都是赤裸上身,确实方便拳腿肘膝发挥威力。而当时宋代有重达29公斤的步人甲;西夏有冷锻钢扎甲的“瘊子甲”;金国有全身披挂扎甲的铁浮屠;欧洲骑士有全副武装的金属板甲。面对这么多的“钢铁侠”,肉拳肉腿的相互击打意义不大。

而蒙古跤巧用离心力的“抡圈”技术是古代徒手钢铁侠的梦魇;别臂摔、折臂摔、拧臂摔等反关节摔跤技法可以重创穿戴铠甲的敌人。

博大精深的蒙古跤也成为后世中国跤和俄罗斯桑搏的重要参考之一。

元代铠甲

蒙古跤的技术动作很多,但都是从捉、拉、扯、推、压等十三个基本技巧演变而来,其核心要点只有一个:破坏对手的身体平衡。

这恰好适合士兵学习训练和普及对抗,快速形成肌肉神经记忆,弥补徒手肉搏的短板。如果再增加拳腿肘膝等肢体打击技术,肯定会分散精力,短时间内很难形成真正的战斗力。

而技术娴熟、经验丰富的老兵在高速攻防对抗中,围绕“破坏对手平衡”这一核心要点,可以因势利导随机应变,行业术语称为“跤感”。

时至今日,“一招鲜吃遍天”的摔柔系高手依然占据散打和综合格斗的半壁江山。

现代擂台都是铺有软垫的水平台面,但真实的战场格斗环境可能是山地丘陵、戈壁溪流,这种复杂崎岖地形不利于高腿重拳的发力击打;

战场上也没有海绵垫子保护双方,在城镇硬质地面上使用重摔,容易造成对手岔气或者骨骼断裂脱臼。如果摔砸在石块瓦砾等障碍物上,会产生二次伤害;野战条件下没有围绳铁笼的阻碍,现代擂台的电话亭堵截重击战术意义不大;血腥混乱的战场上没有拳击、踢拳裁判将搂抱的双方强制分离,适合蒙古跤近身发力摔拿敌人。

现代竞技对抗体育的违规动作恰好是古代战场格斗技术。例如:摔倒对手后踢击、踩踏、跪压头颈要害;美国职业摔跤把砸头摔比喻成“打桩机”,曾经一度发展出约11种细分技术。

但即使在这种有故事剧本的娱乐表演赛事,也经常发生选手颈椎严重受伤的事故,最终被禁止使用;自从柳海龙爆摔泰拳王之后,擂台比赛严禁将对手摔出围绳之外。但在古代攻城战中,将敌人摔下城楼应该是常用的技战术。

柳海龙摔对手出围绳

蒙古跤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武术,为什么长盛不衰?

敞开大门,互动交流。世界各地有那达慕的地方,就有蒙古跤,都欢迎游客和爱好者比试较技。蒙古跤在对抗中淘汰滥竽充数之徒;在竞争中始终保有高水平的职业骨干选手;在失败中试错纠正自己的不足;在胜利中提炼累积科学方法;在交流中引进吸收外来武技;在互动中传播分享民族文化。

擂台上没有不败的拳王跤神,也没有不败的格斗流派,只有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永远长青。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

民族体育,敝帚自珍。不管社会时代如何变迁,不管外来文化的干扰冲突,在没有亚运会、奥运会的年代,蒙古跤就扎根在群众之中,与骑马、射箭并称为蒙古男儿三艺。

它不是皇亲国戚的御用工具、不是武士骑士的专利技术、不是贵族老爷的精英体育,而是惠及所有同胞的体育文化工程。目的是强壮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凝聚全民族的精神魂魄,是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具体表现。正如“搏克”在蒙古语中的深刻寓意:结实、团结、持久。

本文系作者投稿,不代表散打王官方观点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创:小虾

责任编辑:锦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469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