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打桩机 >> 打桩机市场 >> 阜阳夜话听民声解民忧
9月份以来,阜阳市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着眼改进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民服务解难题,积极开展“阜阳夜话”活动,各级党员干部利用晚间和周末群众在家休息的时间,以灵活、宽松、开放的形式,与群众面对面话政策、听意见、解难题,架起了党群干群“连心桥”。
村前巷尾摆开“龙门阵”
刚吃过晚饭,听说居委会又要召开征求意见会,颍东区正午镇王桥居委会的村民们,从四面八方来到居委会广场的凉亭里。
“利用这会时间,把老少爷们请过来,就是想跟大家叙叙话,大伙对咱居委会的工作,以及需要我们帮助解决的事,都来讲讲、提提。”王桥居委会党总支书记史朝杰的话音刚落,村民们便打开了话匣子。
“我们家里水有点浑浊,特地反映一下,看看怎么帮我们解决?”居民武思楠站起来反映。
“我现在就打电话跟水厂联系!”老支书抄起手机:“喂,我王桥村史朝杰,我跟你讲一下,我们这个小区7栋2号,自来水相当浑,你明天抓紧时间安排人来给看一下,好吧。好好,谢谢。”
村民王彬彬反映“家门口的路损坏了”,史建说“农村生活水平都提高了,现在就是缺少文化设施”……针对村民们提出来的问题,“两委”干部能解决的就立即解决;不能解决的,跟群众讲明政策、讲清道理,取得谅解。
几条长板凳,一二十名干部群众,村前巷尾、田间地头都是会场;操心事、烦心事,皆为话题。近期以来,这样的场景在阜阳城乡各地不时可见。
9月份以来,阜阳市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着眼改进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民服务解难题,积极开展“阜阳夜话”活动,各级党员干部利用晚间和周末群众在家休息的时间,结合晚间和周末群众出门休闲健身、走家串户、集中闲谈的习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以灵活、宽松、开放的形式,与群众面对面谈心、零距离交流。
干部群众摆开“龙门阵”,家长里短、发展建议、政策落实,大家摆、大家议……“群众找干部”变为“干部访群众”,“阜阳夜话”成为党委政府倾听百姓呼声,开门体察民情,真心实意化民怨、解民忧的生动实践。
目前,全市已在77个乡镇(街道)、个村(居)开展“阜阳夜话”试点,有的利用党群服务中心、“双基”工程、文体广场等场地,设立固定活动点;有的根据群众意愿和话题内容,设立流动活动点;对居住比较分散的群众,采取个别走访谈心的办法进行。群众全程参与,畅所欲言,有地说话、有处讲理、有人办事,基层党组织掀起了察民情、听民声、集民智、解民忧的热潮。
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
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各地建立“二单一制”问题督办制,即问题清单、街道(乡镇)、社区(村)不能解决的问题交办清单、活动开展情况通报制,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能解决的现场协调安排有关部门立即着手解决,疑难问题及时转交相关单位,限时反馈群众,县级领导干部亲自督办,盘点销号,切实提升为民服务实效。
在界首市泉阳镇方沟北路,机声隆隆,随着打桩机咚咚响声,一根根两米多的钢管被插入地下,工人们加班加点施工,短短两天时间,泉阳镇集东回族社区方沟北路、小张庄至教门新修路段全部安装了防护栏,并加装了夜间发光标识和警示桩,给群众的安全出行带来方便。
“以前没安护栏,像俺这上年纪的眼看不清,光害怕掉沟里。”泉阳镇集东回族社区村民张玉霞说,社区立马行动,安好了防护栏,真是为群众办了实事。
原来,新修的水泥路紧靠方沟,旁边没有防护栏,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不久前,社区开展的“夜话”中,居民反映了这一问题,社区立即组织力量进行整改。“针对‘夜话’中群众提出的这个问题,社区高度重视,积极主动与交通局对接,把方沟北路和小张庄至李桥的路,安装了防护栏,消除安全隐患。”集东回族社区党总支书记杨永杰介绍。
聚焦基层群众关切,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着力提升基层服务功能,“阜阳夜话”既搭建了政策学习宣传平台、干群交流沟通平台,又成为民生事项办理平台、矛盾纠纷化解平台。
太和县高庙镇党委负责同志国庆期间在“夜话”活动中,得知高庙村王秀英家房屋走廊有裂缝,墙体有脱落现象,立即要求村党总支安排好施工队,及时进行维修;廉庙村村民反映高庙-廉庙-府庙村路破损严重,因乡村道路建设需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筹资建设,而今年项目已申请完毕,镇党委有关同志在与镇农经站沟通后,计划纳入年予以解决。颍上县黄桥镇召开两湾新村群众见面会,余名群众踊跃发言,围绕新村排水设施建设、道路亮化、垃圾转运处理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镇党委负责同志作出承诺: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
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
党员干部真真切切为民服务、解民之忧,拉近了干群关系,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得到广大群众的称赞。
“村民反映的意见,能及时得到解决,这个活动搞得我们大家都高兴。现在的变化真好,村里以后肯定会越变越好。”阜南县王化镇大湖村村民杨泽银对“阜阳夜话”赞不绝口。
“‘阜阳夜话’为群众搭建了一个说话的平台,让我们真正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愿望,大家就共同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共同寻找解决办法。”临泉县长官镇党委书记崔文洪经过几次“夜话”活动,与群众面对面话政策、听意见、解难题,感触颇深:“每一次夜谈,都为我们与群众打开了一扇相互理解的窗户,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收获了一份彼此沟通的喜悦。”
截至10月上旬,阜阳市已有近人次市、县、乡镇干部到基层开展“夜话”活动,1.2万余名群众参加,征集意见问题个,其中现场解决个,限期承诺解决个、已解决个,其余个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向群众做好了政策解释工作。
“阜阳夜话”,成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落实主题教育“为民服务解难题”具体目标的小切口。下一步,阜阳市将评估活动试点阶段开展情况,推动常态化开展活动,使党员领导干部自觉深入基层,坚持服务群众成为常态,坚决拆除隔开党和人民群众之间“无形的墙”,架起党群干群“连心的桥”。
来源:阜阳日报阜阳新闻联播
记者冯启俊
编辑:阜小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