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桩机

微创手术绣花功夫古城街巷修复的泉

发布时间:2023/2/22 16:32:09   

以不打麻醉药的“微创手术”形式、绣花功夫进行保护提升

古城街巷修复的“泉州经验”

春节期间,泉州古城街巷游备受热捧。记者昨日走访古城多条街巷看到,游客在纵横交错的巷子里品美食、逛古厝、赏展览,探寻闽南市井风情,感受古城人文魅力。随着古城背街小巷保护提升工程陆续完工,游客脚步从古城核心区延伸至末梢,老百姓居住条件得以改善。年以来,首个古城街巷“微改造”项目金鱼巷启动,中山路保护提升工程、29条街巷综合提升工程相继开展,以不打麻醉药的“微创手术”形式、绣花功夫匠心修复,探索出古街巷保护、修缮、提升的泉州经验。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保护提升后的古城中山路流光溢彩,分外迷人。

90厘米宽巷子独创“管线立排法”

泉州古城位于泉州中心城区,医院、学校、文化景点等资源聚集,九成居民就住在背街小巷里,人流量、车流量巨大。在这样既是旅游文化集中地又是生活街区里动工,难度可见一斑。古街巷就像是饱经风霜的老人,禁不起大动筋骨,采用更加温和的“微改造、微更新”方式成了城市建设者的共识,保持风貌格局,文化低冲击,针对背街小巷不打麻醉药的“微创手术”应运而生。

不打麻醉药意味着要把对居民、游客、商户的影响降到最低,不改变居民的生活形态,不让街区的生活陷入“昏迷”状态。早在街巷提升工程动工之前,各项目组就与街道人员联动,上门发放交通出行手册,解释如何出入便民通道。

为解决工程带来的停车难题,项目组就近搭建免费电动车停车棚,并提供充电系统。专门成立水电便民服务小组,谁家有水电问题立刻上门解决。设置24小时免费保安、保洁,设置商家导购牌,为商户引流。“我们每家每户都有一张小卡片,上面写着工程项目部的地址,还有具体联系人的电话,有任何问题可以直接打电话解决。每条街巷还有值班的街巷长,随时可以找他们帮助。”住在花巷的李阿姨说。

“微创手术”不是只对细枝末节的微小改造,而是通过低冲击、微干扰的方式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29条街巷宽度不同,最宽的有7米多,最窄的不足1米,多数都是两三米的宽度。“很多巷子施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帽巷最窄宽度只有90厘米,我们创新采用管线立排法,使用雨水管置于污水管之上的立排方法,预留电力管道和电信管道的立排。同时在检修位置建一个检修井,在井内再挖一个小型检修井通到污水管,形成‘井中井’‘盖中盖’的模式,解决街巷通道不足和后期维修的问题。”项目工程部工作人员介绍,项目组还专门定制了小型钩机、小型三轮运输车、小型破格机、微型打桩机等特殊的微型化施工设备,方便在狭长的街巷通行和运输。

米长街巷汇集18种传统建筑工艺

在金鱼巷49号和黄氏古厝之间有一条约20米长的支巷,两边房屋的墙体原先破败不堪。实施立面改造时,施工方巧妙地采用十余种闽南传统建筑工艺进行破损修复,路面则采用闽南传统的老旧石板进行铺装,部分采用清水条石竖铺,提高地面抗压能力。一条窄窄的支巷,凝聚了闽南建筑工艺精华。“米长的金鱼巷微改造工程运用了海蛎壳白灰粉刷、铜板地雕、木雕、石雕等18种闽南古建筑传统工艺,路面需要的石板规格很高,都是历经多年踩踏而成的包浆老石板或古城建筑的门庭石板,邀请具有精湛工艺的老手艺人参与。”市古城办项目组工作人员介绍。

精湛的技艺、精美的工艺背后是精细的踏勘和论证。在中山路保护提升工程启动之前,就先组建专家组对历史建筑进行建筑历史、结构历史、人文历史的调查和专项论证,对每一栋建筑都进行逐一甄别。“中山路长约2.5公里,沿途涉及众多国家、省、市文物保护单位,为古城传统的商业街区,承担古城核心的交通功能。经过研究后决定分段专项细化设计,年先行启动中山中路(庄府巷至涂门街)米示范段综合提升工程,年启动中山中路(打锡街至钟楼)综合提升工程,每一栋楼都有单独的修复设计方案。”中山路保护提升工程项目部工作人员介绍,细到每一个滴水兽、每一根立柱、每一扇窗楣线条都要找到老照片或者资料记载,力求原真性保护,根据历史风貌使用堆剪、灰塑、水洗石等传统工艺。

“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既精心呵护老祖宗留下来的“真宝贝”,还原各个历史时代不同的记忆,又保留原生态生活场景,提升了古城居民的人居环境,泉州古城街巷修复是“见人见物见生活”保护模式的缩影,也让“世界的古城活着的古城”底色愈发鲜亮。(记者庄丹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29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