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打桩机 >> 打桩机优势 >> 比完了频率核心数量,近期新CPU为何喜
CPU更新换代非常快,几乎是每年一换代的节奏。消费者都希望买到性能更好的产品,所以厂商都会着重宣传新产品的改进以及带来的性能提升。以前宣传的主角莫过于频率和核心数量,比如之前单核时代,就是以频率为王,到了多核时代,先比核心数量和频率并重。
不过近期不知大家发现没,宣传的主角从以往的频率、核心数量变成了IPC性能。比如Zen3锐龙发布时,19%的IPC性能提升成为其一大亮点,而即将发布的第11代酷睿规格一直保密但是很早就公布了其也有19%的IPC性能提升。在最近频繁出镜的IPC性能究竟是何方神圣,厂商对其为何又如此看重呢?
CPU性能计算的具体公式是CPU性能=频率(MHz或GHz)×IPC(CPU每一时钟周期内所执行的指令多少)。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们就以日常搬砖为例来解释这个公式。频率是一分钟内能搬砖几次,而IPC则是每次搬砖的数量。比如同样两个工人,都是每分钟搬4次砖,但A一次搬1块、B一次搬2块,显然B的搬砖能力更强。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产品命名核心数量、频率都是相同的,但是性能却更强,其背后就是IPC性能更强的缘故。当然在某些厂商和媒体的口中,IPC又被称为同频性能。
那么频率和IPC性能分别是由什么决定的呢?频率的高低取决于生产工艺,在功耗和发热相同的情况下,制程工艺越先进,CPU能运行的频率也就更高,性能也就更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能耗比更高,所以无论是X86阵营的Intel和AMD还是ARM阵营的高通、海思等都在不断追求者更先进的制程工艺。而决定IPC性能的就是CPU的微架构,只要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IPC性能在之前提得少,而在近年会被反复提及了。
先说之前IPC性能为什么不提。我们说Intel挤牙膏,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从第6代酷睿开始直到现在的第10代酷睿,经历了Skylake、KabyLake、ColfeeLake、CometLake-S几代微架构,但后面几代产品其实都是对Skylake在功能上的小改,比如支持LPDDR4X和更高频率的内存等,IPC性能几乎没有提升。每代产品性能之所以还能提升,只是得益于Intel对14nm工艺的优化,使得每一代产品的频率不断提升,再加上核心数量的增加而来。在这种情况下,对于IPC性能自然提得不多。而AMD的推土机、打桩机微架构有多失败,大家也都知道。
到了即将发布的第11代酷睿,由于依然采用了14nm制程,即便Intel玩得再溜,但其潜力几乎已经被榨干了。要知道酷睿iK的加速频率已经达到5.3GHz,要是再继续提升频率,产品的功耗、发热可就压不住了。第11代酷睿要提升性能,就换用了RocketLake-S架构,革新了架构自然就带来了IPC的提升,其19%的IPC性能提升幅度自然就成了性能上的亮点。
在AMD方面这几年锐龙的奋起直追,一方面是将制程从14nm提升到了7nm,获得更高频率的同时,架构的改进也是亮点所在,从ZEN、ZEN+、ZEN2到最近的ZEN3,架构优化最直接的展示就是IPC性能一直在提升,自然要努力宣传。比如锐龙产品只提升了MHz的最高加速频率,但得益于从ZEN2架构升级到ZEN3,IPC就提高了19%,所有产品的单核性能有了明显的提升。
那么IPC性能对于用户购买CPU有何指导意义呢?澈哥觉得意义有限。毕竟CPU的性能发挥除了要有优秀的微架构,还与频率、核心数量、TDP、缓存等多种因素相关。对于纠结同品牌产品买新还是买旧时,如果频率相近,了解IPC性能有一定的帮助。如果是不同品牌产品的对比,就没啥用了。举个例子,锐龙的IPC也就是同频性能要优于同级的酷睿iF,但是后者的4.3GHz频率的加速频率又更高,只看纸面数据你无法得知两者的性能究竟孰强孰弱,还是看跑分成绩或性能天梯图更实在。